目前我们所说的终端可以分为很多层次,包括:SIM卡、手机物理功能、操作系统及加载在操作系统之上的客户端应用软件。
SIM卡代表号码和运营商提供的所有服务,这种服务通过与智能终端的适配,生成移动信息化的服务功能,并体现为很多业务形态,它是移动终端和运营商联系的桥梁;运营商真正能控制的是SIM卡。而智能终端离开SIM卡,价值就打了折扣,没有SIM卡就失去通往移动互联网的门户。相应的,运营商控制了SIM卡就控制了互联网连接。
当前运营商没有介入手机操作系统,介入的是终端的定制,控制生产的标准,提供软件的源代码开放平台。其实客户端的应用软件业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软件平台,二是具体的软件。软件应用是数字化营销,具有长尾效应,运营商需要搭建平台,满足小众人群的应用需求,靠规模拉动增长,这种规模是主导小众用户聚合的规模。因此,运营商必须提供统一的接入门户,开放源代码,这也是中国移动做Mobile Market的原因。
对于平台供应商来说,只要整体流量到了,对于运营商就是有利的。运营商赚的是流量和分成,不是个案开发的利润。所以,移动互联网时期,靠的也是规模效应,即总业务、总用户和总流量。
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战略定位的重新认识和思考。首先要连接互联网,二是通过手机来操作,三是应用靠软件。在软件里面做平台,就是要做软件商店。小众业务的平台聚合规模,平台才能聚合资源。
引文:中国移动在香港推出Micro SIM卡 或将引入iPad
http://www.c114.net/news/118/a516207.html
6月13日消息,中国移动近日在香港推出了Micro SIM卡,据悉,此次推出的Micro SIM比一般SIM卡尺寸要小,并可以在苹果iPad与 iPhone 4上使用。
据了解,现在香港地区用户,已经可以到中国移动香港营业厅办理MicroSIM卡。如果该用户是首次申请,将不收取任何的其他费用。此外,中国移动香港还推出了多款数据资费计划供客户选择。其中98元及256元的数据套餐组合包含GPRS + Wi-Fi无限量使用。
苹果公司的iPhone 4与3G版iPad采用了目前国内少见的迷你SIM卡(Micro SIM),之前有媒体报道中国联通版的SIM卡需要用户自行裁剪改装,可以在iPad上使用。
中国三大运营商已经在不同场合表示出对引入iPad的兴趣。今年5月,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表示,中国对iPad很有兴趣,希望能把iPad引入中国市场。而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在香港也曾对媒体表示,中国电信目前正在评估市场对iPad的反应,再决定是否与苹果公司就引入iPad举行会谈。而在同一个月,中国联通总裁陆益民曾对媒体公开表示,中国联通正在与苹果探讨未来的合作计划,不久后很有可能引进iPad。
中国联通个人客户部相关人士曾透露,中国联通正在测试迷你SIM卡(Micro SIM),并已经有2个月以上的时间。但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李刚之前曾对搜狐IT表示,中国联通目前正在跟苹果公司评估iPhone 4产品的商业计划,但苹果公司有自身的推广计划,并且iPhone 4和iPas进入中国的话,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终端测试和入网许可审批,因此具体引进的时间表中国联通目前并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