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市长再“站”地铁上班的新闻隐喻
6月12日是广州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首日——“绿色出行日”,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乘坐地铁上班,呼吁更多市民加入到绿色出行行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响应“低碳广州、绿色生活”号召。记者了解到,在本月17日“能源紧缺体验日”,全市公共机构办公区域空调、公共场所照明及6层以下办公楼电梯将停开。(2010年6月16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广州日报》)
万庆良,18岁首次闯广州,34岁任县委书记,36岁开始在广州工作生活,44岁任广东副省长,46岁兼任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这位被称为广州改革开放以来最年轻的市长,在“绿色出行日”,再“站”地铁上班,给人留下务实清廉、率先垂范的深刻印象,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示范意义。
节能减排要行动。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中国“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减少10%,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约束性指标,这两个指标是强化政府责任的指标,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政府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实现好。节能减排,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作出表率。但是,心动不如行动。节能减排,必须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节能减排的倡导者、实践者、推动者。广州新市长“站”地铁上班,既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无声号令。医学上有句俗语,不看广告看疗效。同样,节能减排不要口号要行动。
落实具有示范性。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有“新官不理旧帐”一说。但是,万庆良履新的“第一把火”,却是强调“抓落实”。4月17日在记者见面会上作出“三大承诺”:全力打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办好亚运会这“两场硬仗”;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热点问题;带头自觉接受监督。并说,“现在我们广州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已经非常明确,现在政府的工作,一句话,就是抓落实!” 4月19日,万庆良在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全体会议上,他更加明确地提出:“一不提新思路二不喊新口号,今年我们的责任就是三个字:抓落实。”短短几天时间,万庆良先后两次强调“抓落实”,足见其抓落实的决心与魄力,为各级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树立起标杆,并且明确表示“鼓励放手、放胆,不用等待,不用观望,全力把落实抓好”。万庆良强调抓落实,抓住了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的根本所在,体现了一名新任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树立了一任接着一任干、打基础谋长远的正确的从政导向。万庆良“站”地铁上班,正是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抓落实”,凸显了示范性和引领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有更多的党员干部牢记并深入实践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键在于落实”的思想,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搞形式,不图虚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次接着一次落实,抓紧接力棒,赛出好成绩,展示新形象,作出新贡献!
坚持才是真精神。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评价雷锋时指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孔子也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很多人猜测这个“道”是什么?其实,“一以贯之”就是道。向上之心人皆有之,但就是因为人无法“一以贯之”,所以,才会成为一个普通的人。雷锋的伟大就在于做了一辈子好事而没有做坏事,就在于这种“一以贯之”的精神。其实,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这种“一以贯之”的坚持精神。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成,必须对认准的事情、对决策了的部署,坚持不懈抓落实,毫不动摇抓推进,而不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一曝十寒,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才能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才能一直让老百姓的脸上漾满笑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清楚,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才是真精神。万庆良再“站”地铁上班,难能可贵的正是这个“再”。当然,我们希望这样的“再”能够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久。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万庆良再“站”地铁上班,看似一件小事、一个小节,但是,通过这一小事、小节,却让我们看到了、想到了很多很多大情大理。愿更多的党员干部加入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行动和行列中,自觉做行动的先锋、落实的表率、坚持的标兵。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广州市长万庆良“站”地铁上班
广州新市长再“站”地铁上班的新闻隐喻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