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备心有戚戚焉


  

  文/郑新安

  很多事情,不了解难以产生共鸣,三国史虽然早已名闻天下,几近无人不知之状。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知名度,还有很多人说不清楚其内在关系。当你在不知的状态下,也就没有了解的兴趣。我处于半知状态之中,以前老版三国播的时候,几乎就没有认真看过,也不知其内在的故事脉络,人物关系与性格更是知之甚少,只知道一些其中的小故事,当然就没有什么感觉了。

  今新三国上场,本无什么大的期待,但播的这个时间闲着也是闲着,无聊之中竞看了不少,特别是对曹操、刘备、孙权之间形成鼎立之势这一段,看得我心生的感慨,使我对三国之事生了不少兴趣,随之看了大量的三国史书,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电视剧的好处,不在别的,而是在于他能促使你了解一段原来你不感兴趣的事。至于这个剧拍的如何,则非我的人兴趣所在。关心这事的人大有人在,骂狗血淋头的文字浩浩荡荡,一时难以阅尽,我就不参与了。

  看完刘备这几集,觉得刘备这人胸有大志,虚怀若谷,集纳人心,以仁义感天。当然,有时也是虚伪之极,有明显的政治手段。不过,总的来看,刘备算是一个励志的榜样,能给人以奋进。处于事业的创展阶段,可以学学刘备的精神。现在看,为大事确要需此胸怀,但还是要有些实力的,现代社会光有大志远远不够。

  刘备这人,用现代的眼光来看,有一个好出身,于是便有了中兴汉室的志向,要钱没有,要兵也无,只有一个理想与几员大将,在诸葛亮出现之前,连失败仗,常年征战几无一胜,被人赶得东奔西跑,流离失所。一会投奔曹操、一会是袁绍,一会是刘表,最后与孙权扯不清楚,算是不得志的典型。

  好在刘备心怀大志,始终不言弃,最后还是成就了一方帝业诸候,虽没完成最后中兴汉室,也算一生奋斗也了一个好的结果。

  刘备居无定所,无论投奔谁,还都受到欢迎,这是他仁义之心的影响所在,其实,他的图谋之心绝不小于曹操、孙权两位。由此可见,显大志,谋大业,表国家,社会,人民之利益,是获得民心众意的根本,哪怕此时你一无所有,有了这样的远志,人才,资金、兵力、都会源源不断而来。

  刘备投靠刘表后,日子过得还好,见刘表坐观其成,不图进取,他不但不能有所作为呀,内心想有所动作,但还是受到了刘表的猜忌。心中好生感叹。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说的“见髀肉生,慨然流涕”。有感于“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的悲伤。

  看到这,我心生感怀,却如己见,一样的悲伤啊!这时间一天天而过,不见事业进展,却见日益肥胖,肉越长越多,事业无所成就,却一天天的老了。这就是我的生活现状与内心感受。接下来该将如何?是玩物丧志,还是不度德量力,信大义于天下,备起直追,完成心中所愿?按刘备之路,当然是寻贤拜将,继续前行。最为核心的事,一切都是虚忘,唯理想是一生之追求。

  一息尚存,唯吾所好,这是我的座右铭。

  我等人要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连孔明先生都做不到,我就不想了。在当今世界,何处有此仙境呢?只有奋力前行,力当创造之。

  浮生若梦,人生几何。有刘备前贤之榜样,定当要奋力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