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学习体会
5.17-5.21这五天,我很荣幸参加了在潍坊寿光世纪学校举行的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聆听了来自不同地方优秀教师的32节课,虽然每节课仅仅40分钟,但字字句句却闪烁着老师们的智慧,教学环节中也处处响应了课改的号召,总之听后真是受益匪浅。
一、 提出“生本高效”理论
在本次开幕式上,小语会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生本高效”,我回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分享如下:
(一)生本理论
郭思乐教授在纵观世界教育形势,认为应该把学习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家——教育的家是人,而不是分数。他的立足点在于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倡导“成长在先,成绩在后”。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用郭思乐先生的话来讲,叫做“让学生回家,让教育回家”。
郭思乐教授曾风趣地举例说明“生本教育”理论:如果你告诉学生3乘5等于15,这不是教学;如果你问学生3乘5等于几?这就有一点教学了;如果你大胆地说3乘5等于14,那就更是教学了。因为,这时打瞌睡的孩子也会睁开眼睛,玩橡皮泥的孩子也会放下手中的小动作,用各种观点和方法去争论,去论证到底3乘5等于几。教育的真谛由此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得以激扬,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灵魂和目的所在。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有这样一句话:“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同样的道理,当教育的方法适合学生时,学生就会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甚至忘记了自我。这时,学生的能量就不会被老师的说教所消耗,真正出现投入和着迷的境界。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做一只合脚的“鞋子”。
郭思乐教授在《人民教育》发表的“杯子边上的智慧”一文中,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杯子边越厚,水的容量就越小;杯子边越薄,水的容量就越大。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也占据了一定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恰当地调配边与容量的份额,实现边薄而容水多。我们的教育就像盛水的杯子,就是要实现教少而多学。
(二)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要关注的四个方面:
首先“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这个观点要求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目标,把课程标准具体化。
其次“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推行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制。教师要做到“定目标、快节奏、大容量、讲练结合,当堂训练”,突出体现“学一点、记一点、会一点、知识当堂消化”。
然后是“让学生怎样获得?” “先学后教”。只要学生自己看书能解决的就要让学生看书,教师不要急于讲,学生不会的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学生实在不会的教师再加以点拨,教师一定退到最后一步。什么是会?学生看明白了但不一定会,能够写出来、能够给别人讲明白才是会,课堂上不要怕学生看书。三分教学、七分管理。
最后是“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吗?”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如果目标合理而适度学生就应当堂达标且人人达标。当堂达标的方法很多,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教师才省心省力,也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因此,对于课堂来讲,“目标是灵魂,效率是生命”。
二、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
通过听课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的语言有了很大的改变,由过去由指令式的语言向商讨式的语言转变,由评判式的语言向建议式的语言转变,由灌输式的语言向引导式的语言转变。
参赛教师的语言内容都很博精。头脑中都储存着足够的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能出口成章,绘声绘色,开口即秀。让学生倾覆,唤起他们的愉悦情趣。通过教师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启迪了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讲课的每一位教师语言都很优美流畅。一堂课,教师的语言如果能使学生感到亲切,欢畅,那么这堂课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和学生交流时,教师语言要真的震撼力,美的感染力,时时处处都要以优美的语言给学生创造出美感情绪。
参赛教师语言干净整齐。一堂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是否干净,正气。参赛的老师进行教学时,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课堂内容脉络清楚,整体感很强。这就是教师干净,整齐的课堂语言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语言提炼的干净一点,即使达不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也要做到简洁,精深,优美。
十里望回族乡毛园小学 孟凡贵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