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饥渴”,政府和企业摆脱不了干系


  近来,受到人们关注的富士康和丰田,都是因为薪水太低而出现了跳楼和罢工。我们发现,两家企业同样的做法,加薪随着员工的不断怒号而不断增加,这难道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吗?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喊了很多年,为何如今企业员工的利益依然得不到有效保障呢?笔者以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又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

  一、政府的职责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大大小小的企业组合成了影响国家经济命脉的主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需要,国家就必须本着藏富于民的宗旨增加个人的收入。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自然要建立和完善对工薪阶层的加薪措施,因为唯有工薪阶层的利益能在国家让步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才会让民众有更多的信心去放心地消费。

  当前,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自己的收入增长比较快,但是其他普通职工工资增长比较慢,这严重制约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公平、合理、稳定地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政府必须督促企业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企业工资适度增长。

  二、企业的职责

  企业的成功经营要素不仅包括它所拥有的资源多寡,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密不可分。富有高度积极性的员工可以为企业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也是企业最有力的竞争武器之一。这种积极性是火,可以点燃干柴,也可以融化冰雪。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很多,而薪酬的高低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员工具有战斗力,企业才具有生命力。只有把激励员工战斗力的措施放在首位,并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才能使企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企业要生存与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在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本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业二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分配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生产要素所有权的价值从物质利益上得到实现,并由此制约着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引导生产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改变,从而最终推动或制约社会再生产的发展.企业工资分配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员工工资增长机制迫在眉睫,这是政府和企业必须为此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