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非常谴责泄密行为有点讽刺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公告,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同时,对于提前一天泄露的CPI数据,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说,非常谴责这种提前泄露还在保密期的数据的行为。
5月份CPI同比上涨3.1%,越过了通胀警界线3%,也超过了3%的今年控制目标。昨天(10日)数据提前泄密以及今天(11日)正式数据公布后,通胀来临的声音响起,呼吁加息的声音更加强烈。对通胀如临大敌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个3.1%的通胀率呢?笔者想谈一点看法。
从数据看,今年以来CPI处于温和走高趋势。到4月份达到了2.8%,5月份更是一举冲过3%红线,达到3.1%。值得注意的是,造成CPI持续走高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食品价格贡献率不小。在4月份的2.8%中食品价格贡献了5.9%,而在5月份的3.1%中食品价格贡献了6.1%。可见食品价格是通胀率走高的罪魁祸首。而在食品价格中蔬菜价格上涨最猛,拉动最大。个别蔬菜价格呈几何倍数暴涨。针对这种情况,5月份国家采取了抑制蔬菜、豆类等农产品过度投机的措施,严格打击在大蒜、绿豆上的炒作行为。更重要的是夏季来临,北方各种蔬菜大量开始上市,市场供应迅速增加,到五月底蔬菜价格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到6月份后,蔬菜价格下降加速。笔者经常到菜市场作调查,5中旬以前每市斤2元多的西红柿目前已经降到1元以下。几个月不见的1元以下蔬菜又开始出现在市场。大蒜价格也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不会维持多久。笔者相信只要没有特别情况,蔬菜价格应该继续走低,6月份CPI应该开始回落。
但是,笔者最为担心的是,后几个月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价格改革如果过猛烈,涨价幅度过大的话,肯定会对CPI造成很大冲击。同时,如果国家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过猛的话,CPI也将面临考验。但总体来说,对5月份CPI同比涨幅3.1%不必过于惊慌,也不应作为加息的前提和依据。如果仓促加息,那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的人民币升值将是雪上加霜,进而对我国经济将会造成大的影响。
昨天(10日)看到CPI3.1%的数据后,本想说几句话,但是,考虑不是官方消息,担心有出入,就此搁笔。11日上午国家统计局数据公布后,CPI就是提前泄露的数据。按理说,CPI数据是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决策的重要依据,其对资本市场走势影响很大,属于国家保密范围。但是,由于月月公布,成为惯例,以笔者看市场都想早点知道消息,既是提前泄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早就有市场预测5月份CPI将超过3%。然而,针对数据提前泄露,国家统计局与其说“非常谴责”不如退而严查内鬼。所有数据都掌握在统计局手里,谁会提前泄露呢?又泄漏给谁呢?10日,有关媒体援引路透社午间刊发的一篇稿子说,有政府官员透露:“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为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谁会透露给政府官员呢?这个“非常谴责”给人一种贼喊捉贼的感觉,颇具讽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