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一种建立完全新型的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的体系,以达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应,这是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建设低碳经济的一个方向。
既然是一种社会性体系,就会出现碳的市场机制及其相应的工具,如资金机制,产业政策,税收补贴,贸易政策,技术推广等等,为此近年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政策,引起全球极大轰动。
关于碳税问题要两种含义和做法,一种像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关税,实质是一种好听又好利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新上任的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就是一个积极的推行者,2009年3月17日,他在众议院会议上说:“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的强制措施,那么美国将征收‘碳关税’,这将有助于公平竞争。”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是一种变质的反倾销,目的是限制一些向好方向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限制,以保持美国挟“碳”天下而令诸候的点子。一种是为了保证自己国家能达到实现减碳排放指标,对高碳行业实施必要的碳税,以平衡减碳的税制,这基本属于一种内部措施,促进产业消费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两者之间虽然做法相似,但目的却是完全相异的。
如欧盟在汽车产业实施碳税制较早的一个区域。2008年11月欧盟议会通过,以标准轿车为代表的汽车CO2排放标准,2010年要达到130g/km,到2020年达到95g/km。法国政府2012年要实施bonus—malas计划,规定CO2排放小于60g/km奖励5000欧元,101~120g/km的奖励700欧元,131~160g/km不奖不罚,超过161~165g/km罚款200欧元,166~200g/km罚款750欧元,超过200g/km罚2600欧元。最近法国议会讨论要修改这个方案,因为要达到130g/km不是太难的事,如果标准定太低,国家的补贴奖励会成为浪费,准备把标准再提高一些。英国SMMT发布,2008年新车平均CO2排放量在185g/km,比2007年减少了4.2%,比2006年减少了6.8%,目前在英国运到的136个车型中,平均排放已达到130g/km左右。近日,英国交通部公部充电汽车消费鼓励方案,规定2011年1月到2014年3月,对购实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车补贴金额为售价25%,最高每辆达5000英磅,这对全球汽车产业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欧盟汽车正在建立一种“碳税”的生态保护墙。
在全球节能减排形势推动下,中国也在考虑建立碳税制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抛出《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的专题报告。这是个强烈的信号,表明中国碳税制的态度正逐渐明朗。财机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副所长苏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向媒体表示:“按照我们的理解,基本上是研究的工作已经全部做完,我们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开始征收碳税。”
此次国家碳税开征方法可能是三种类型。一是化石燃料的含碳量作为计税依据;一是在消费税、资源税和环境税外单独开征碳税;一是将碳税作为环境税一个税种,或是将能源税改为碳税开征。税额可能前低后高,低标准起步,开始每吨10到20元之间尝试。专家认为,中国实施碳税面临着高不就,低不是两难局面。
由此提醒汽车企业要重视汽车产品的碳排放问题,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汽车终究逃不过低碳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