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你为什么不愤怒?
本届南非世界杯赛场上的一大特色是“流氓肘”满场飞——争夺高空球时,众多球员以出于自我保护的名义,架起双肘,朝着竞争者的头部和颈部扫去。
不过,从美国队的邓普西那记特别明显的流氓肘算起,迄今为止还没一个主动出击的“流氓肘”遭到惩罚,倒是乖孩子卡卡以一记被动的“复仇肘”把自己罚出了场外。
两次助功进球,说明卡卡仍可举足轻重。按常规评价的套路,圈里圈外多半恐怕要批评卡卡这孩子不冷静。
其实这也多半是扯谈——1998年法国世界杯,齐达内在小组赛第一场就因恶意踩踏对手被红牌罚下,那届法国还夺冠了呢;12年后轮到了卡卡,谁敢断言五星巴西就不会因此成为六星巴西?
与齐达内强悍的球风不同,卡卡似乎生就一副好脾气,不会装无辜,也不擅用阴招回击对手,这次看来真是被对手的小动作逼急了,兔子咬人般地明晃晃报复,没法不被抓现行。
卡卡让我很遗憾,遗憾的不是吃了红牌,而是看上去他并没收获到足够的愤怒。要知道,愤怒出诗人,愤怒也可以转化成力量。想想看,卡卡要是能把这种愤怒转化为进攻的欲望,会有多么恐怖?
有点扯淡了,是吧?
其实世界杯就是供球迷扯谈的。即便貌似专业的主持,在那里一本正经引用的统计数据,也多半也是用来磨牙的,比如统计表明德国在小组赛的第二场总是打不好,俨然成了规律;还有本届小组赛进球比上届更少,“功利足球”明显日益严重云云。
依我看来,动辙抨击“功利足球”的人,倒是应该反省下自己是否渴望“目击大屠杀”。人之来源动动物这一事实注定了或多或少还残留着“暴力崇拜”的基因,当年菜市口的法场上砍脑壳,这么血腥的场面也从不乏嗜血的看客,何况在球场看“大屠杀”——过瘾啊。然而世界杯三十二强有哪一强能自信到这种程度——“我为刀俎,余皆鱼肉”?
阿根廷4:1摧毁韩国,德国战车4:0碾碎澳洲袋鼠,这场面打中国人知道保谓世界杯起就不多见。在全球化——32强成员多半都受过五大联赛洗礼的背景下,今后怕是只会更少,除非改变比赛规则,或者把足球做得飞行路线更飘忽,让守门员更难接。
眼下规则改变不可能,球也还是那个球,所以要想看“大屠杀”,就非得让列强们的杀心陡起,大牌们杀心陡起,而且杀红了眼不可。
因是之故,反功利足球的都应该对着卡卡大喝一声:你为什么不愤怒!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