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责无旁贷


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政府责无旁贷

刘纯银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日前发布《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说,据推算,我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且新生代农民工中近80%未婚。(622日《人民日报》)

据了解,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尽管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并必将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他们除了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工资拖欠、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基本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外,还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他们正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期,但由于上班时间长、接触面较窄、工资收入低、就业行业农民工男女比例失调,这就使他们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同时,务工地房价居高不下,受户籍制度制约,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也阻碍其在务工地城市长期稳定就业、生活。正如专家们所说,城市需要农民工,尤其是这些80后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逐渐被城市化,他们在穿着、饮食习惯、价值观念、谈吐、思维方式等方面逐渐与城市的孩子接近,城市的“向心力”日益增强,但从现实情况看,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

常言说得好,“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社会各群体、各阶层的通力合作。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把他们纳入和谐社会的大家庭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专家所言,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若解决得好,必然有助于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若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到一个庞大人群的幸福感与尊严感,还会留下诸多社会矛盾的隐患。因此,无论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角度,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应成为国家发展中事关大局的紧迫问题。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不同的客观实际造成的新老意识必然不同,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就必须要统筹安排,从全局出发,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政策创新力度,除从教育、社保、医保和住房等领域入手,层层为其筑起生活保障,因势利导,狠抓措施落实外,还需要加强区域联动、部门协作的能力,从各方面促进解决措施的协作发展。比如,城市需转换思想,以感恩、包容的心态接纳他们;政府需拆除制度篱笆,抹平城乡户籍的“台阶”;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培训的各方面需求;提供福利保障,给予平等的市民待遇。

当前,中央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及时提出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一战略举措,这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了一个好头。真心各级政府能像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北京考察工作时所说的那样,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要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这既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