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审计署曝出假发票门
中国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中央一些部门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列支问题比较普遍,抽查56个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12个部门本级和37个所属单位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接受虚假发票报账4456.66万元。我们来分析一下刘家义提供的权威数据后面的更多真相,这些真相让人震惊:
一、惊人的各部委作假比例。5170/29363=17.6%。也就意味着中央政府部门庞大花销里面,有高达17.6%的钱都不是正当的使用。那么这些国家财政资金,纳税人的钱往哪里去了呢?本次审计抽查到的5170张虚假发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使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二是接受虚假发票进行报销变现,真金白银借此流入个人腰包;三是有合理的开支,但不知道发票提供者拿来的是假发票。本质意义上,前两者其实都是一种侵占公款的腐败行为,其中前者是挪用公款的集体腐败,后者则是对财政资金的个体贪污。
二、惊人的假发票涉及案值。1.42亿元/5170张=2.75万元/张。平均每张假发票案值高达2.75万元。相当于中国一个农民和普通农民工的年收入,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生四年的基本学费,相当于一普通老人三年的养老生活费,相当于28个中国人(数学平均意义)一年的医疗卫生费用。
面对这些由政府审计部门最权威报告最高长官自己公布的真相,我们不仅要发问:
一、 财政资金以腐败为首的庞大浪费,是不是国民财富分配中最大的黑洞?17.6%的作假率,已经彰显了触目惊心的集体贪污与个体贪污的事实比例,本着对政府项目的低效率与高腐败率,我们可以说每年接近4万亿元的财政资金,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其中浪费的有多少,腐败的有多少,进行不公正的体制性分配的有多少?这些问题,到底应该由谁来解决?财政资金的使用与监管,我们到底有没有一个完善的体制,我们怎么才能让纳税人放心?中国的贫富分化如此严重,是不是可以从财政资金的体制性分配黑洞中得到一部分解答?
二、 如果以作假率17.6%来计算4万亿元财政资金的体制性不当使用率,那么每年至少有7040亿元的财政资可以腾出来做哪些正当的事情?以目前中国人均年卫生费用900多元的水平来看(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公费医疗),这些浪费的财政资金,足以在中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中国政府难道还可以以“国家发展水平”为借口来拒绝在中国实施全民的社会保障吗?
三、 各大部门惊人的沉默说明政府部门的体制性账务腐败是否“势不可挡”?在刘家义公布了这些报告数字之后,我们看到的只是各大部门保持惊人的一致性的沉默。既见不到各大部门的自查,也看不到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部门的大规模介入行动。这样的冷场,是否说明各大部门体制内的人都有份,是否说明这些假发票仅仅是财政资金使用不当,国民财富分配不均,国家财产惊人浪费的冰山一角?
本着依法治国的精神,这么多假发票背后已经涉及了刑事犯罪问题,国家法制部门在查处“天上人间”、查处网吧身份证、哄赶城市摊贩的同时,更应该迅速立案侦查这些“国库硕鼠”,机体岂能被硕鼠门侵蚀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