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访谈80后作家夏智慧


东北网访谈

                       80后作家夏智慧

“我想做一个平民作家,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平民,我想用我的心去容纳很多人的心,让每个人都能真正的享受和谐;这个愿望促使我加倍去努力,不懈地去追求,我坚信生活是美好的,美好无处不在……”

记者:你是80年出生的,已经出版了3部作品,我想问的是,哪部作品对你的影响最大?

夏:《伤怨》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文学创作生涯的一个起点。在写这部作品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曾长大、懂事的孩子;更不曾体验、理解生活的多变与艰辛。《伤怨》让我变得成熟了起来,更让我在酸楚的感动中领悟到了许多的美好,这是我写给长辈们的一本书。我的诗集《飞翔的梦》记载了我成长,我的情感,我的生活,我的许多往事,这是写给自己的一本书。《葬在落叶下的记忆》通过韩莫玲,深刻的反映了当今人的种种压抑、种种渴望、种种交错扭结的情感、以及种种人生的态度。这是我献给同代人的作品。

记者长篇小说《伤怨》是2005年出版的,是部60万字的力作,你从起稿到完成,一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夏:写《伤怨》时,我23岁,一共写了将近2年的时间;写了一年,修改一年。

记者:《伤怨》主要描述了一段远离于你成长年月的时代,你为什么要选择一个这样的题材,写这样的一部作品?这好像和你的年龄很不相符,你从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直写到新千年,大部分时代背景你没有经历过,是怎样获知的?

夏:我为了能写出一部感人的好作品一直都在观察思考,积累了很多我所看到、听到和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琐事,我从小就喜爱幻想、思考,在我15岁之前就阅读了很多中外文学名著。所以能写出这样一部令自己还算满意的作品也是必然的。我对一切事情都怀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甚至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力,这种过于理想的奢望,有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忧。我喜爱听长辈们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听那些离我的时代很遥远的往事。我外祖母和我爷爷的记忆力极好,他们把每一段人生经历都会讲得很完整,把脑子里知道的事情也会用语言表述得很清楚;以及我的父辈们也经常和我谈起过去,好像岁月在他们的讲述中倒流着。

记者:我认为写作应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在你创作的过程中,你觉着辛苦吗?

夏:我14岁开始文学创作,18岁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诗歌,我用独特的思想记载了我的成长。以前我从不觉着写作是一种艰辛;当我看到小说中的人物在我的笔下怀着种种向往美好的情愫,而生离死别时;我明白了写作是艰辛的,是一种独特心路历程的艰辛,情感的艰辛。

记者:《葬在落叶下的记忆》是写一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包括她的婚恋情感,在小说中韩莫玲的身上是否有你的影子存在呢?

夏:不能说完全没有,我6岁学习绘画,对美术是有很深情结的,曾经想要成为一名画家,是我童年时最美好的愿望。我的成长经历很简单,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折,是在幸福中长大的。而书中的韩莫玲,她经历了很多的挫折、磨难,伤痛才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女性。

记者:书中的韩莫玲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物,你塑造这样一个积极、奋进,不甘失败的女性,最想要表达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夏:只要自己不放弃,这个世界就不会把你抛弃,人活的是一种精神、毅力。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尊严”。

记者:书中的韩莫玲是一个非常高贵、美丽、善良、富有个性化的女性,这样一个人物,会不会得到很多读者们的共鸣?

夏:我想会的,尤其会引起男士们的关注;在我的笔下,她不是完美的天使,也不是美丽惊艳的公主;她在我的笔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让自己梦想飞翔的灰姑娘,在找寻着属于自己的那双水晶鞋。

记者:从长篇小说《伤怨》到你的长篇小说《葬在落叶下的记忆》这两部作品的题材、风格、还有创作手法,大不相同,你是怎样驾驭好这两种题材的?

夏:《伤怨》讲述的是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三代人的情感故事,是一部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作品,通过一个普通的家庭,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思想、生活的变化。而《葬在落叶下的记忆》通过描述女主人公20余年独特的成长经历,独特的人物个性,独特的理想追求,带有戏剧的命运沉浮和充满悲美的异国恋情。全面、细致、深刻地揭示了错综复杂,忧郁伤怀,矛盾质朴的内心世界。整部作品以一个家庭为背景,以俩个男人为依托,以中、欧地域时空为主线,烘托出了一个高贵、典雅、温情、浪漫、才艺绝佳的女子。整部作品运用了正叙、倒叙、插叙的手法,立体的展现了故事的全貌与内核。使时空地域的交替得到了很好的衔接与渐变。更加突出了人物的情感与个性。两部作品的最大不同,一个很具有中国特色,另一部则带有一点西方情调。

记者:你说诗集《飞翔的梦》是你写给你自己的一本书,里面记载了你的心路历程,我想知道,你在创作这些诗歌时,从中获得了哪些收获?

夏:最大的收获,是让自己在文字中变得坚强。

记者:著名作家迟子建,刚刚获得第7届矛盾文学奖,你与她同是黑土作家,她的成就会不会对你今后的创作有所影响与激励?

夏:很早我就喜欢上了迟子建老师的作品,我每年都订阅很多文学期刊,比如《十月》、《当代》、《人民文学》,我在书店里,还购买了很多她的书籍,对她的作品,我是比较熟知的,她是我们黑土地人的骄傲!我希望,我能像她那样,用纯净的文字书写生活,感怀时代,用文字传达爱与美的力量和信念!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e43550100f0od.html) - 东北网访80后作家夏智慧_夏智慧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