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南非世界杯抢尽风头而黯然失色的第四次二十国集团(G20)多伦多峰会,经过两天的探讨辩论,在发表了一份不着边际、无关痛痒的宣言后,令人失望地落下了帷幕。这次峰会既现分歧,也有合作,体现了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掩盖之下利益争端的新特点,也反映了世界各国领导人对待国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时的复杂心态。
分歧——阵营之争还是利益博弈?
由于各国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金融体系征税、削减政府开支和财政赤字、减少政府债务并重塑可持续的公共财政、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建立全球治理平台、国际金融机构话语权重新分配等方面未能达成一致。英国、法国和德国等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征收银行税和金融交易税,将税收用于弥补未来可能发生的银行救助成本。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表示反对,认为此举将降低信贷流动。中国、日本也不赞成在征税问题上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欧盟各国要求控制和削减财政开支,而美国呼吁欧洲国家不要急于执行过度的紧缩财政政策,担心这种做法将危害世界经济增长,影响就业市场回暖,在整体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希望各国能够继续刺激计划。包括中国、日本等其他二十国集团成员希望各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协调和决定刺激计划的退出策略。
可以看出,各国之间的分歧是明显的。受主权国债务危机影响的欧洲成为一大阵营,美国、日本、中国在国际金融改革方面成为盟友。那么,这究竟是两大阵营之争还是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呢?欧盟一些成员国曾经表示,如果在二十国集团峰会上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将自行实行金融体系征税计划。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又将对世界金融体系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要是各国的金融规则与管制缺少一致性和协调性,将导致全球金融机构迁往监管薄弱的地方,各国的富余资金也必然流向监管薄弱的地区,这样的金融改革终将失败,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必将受到严重拖累。同时,二十国集团也不能形成统一的行动纲领,其形成的决议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所有努力将化为泡影,峰会就有可能矮化、蜕变为二十国论坛甚至是重蹈G8的覆辙,成为“清谈俱乐部”。能否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协商一致的机制,拿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直接影响二十国峰会的走向和命运。
合作——经济全球化能否形成利益共同体?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组合、配置及与此有关的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国际分工与合作、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直接催生了全球一体化,交通、通讯的发展和信息科技使人类的合作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迫切,也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是,由于各国的利益之间存在鸿沟或纷争,经济异质性和发展的落差使各国很难步调一致,导致全球一体化进程一波三折。本次峰会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加拿大总理哈珀先后致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呼吁各国领导人加强合作,确保世界经济复苏,鼓励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的认识和行动是同步的,虽然未能在金融体系征税等改革问题上达成一致,但在强化金融监管改革、加强监管力度、应对系统风险、提高透明度等方面进一步取得了共识,这必然有助于强化国际金融监管、规范国际金融秩序、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逐步构建统一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
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国际合作能否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这考验各国领导人的眼界胸怀和合作诚意。要形成全球利益共同体,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区域内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各国金融资本相互渗透、彼此关联,抑制区域内保护主义。二是加强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引导金融资本合理有序流动。三是促进面向区域外的开放与协调,努力建立全球共同市场。四是加快人才合理、自由流动,形成知识共享、智慧共享、成果共享的格局。
共赢——有限的地球资源能做出多大的蛋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增长,利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做出最大的蛋糕,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文条件、营商环境、政治氛围等千差万别,绝对的经济平衡是不存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人类要追求的经济平衡,只能建立在一系列相对指标之上:一是衡量各国间资源、财富平衡与否的各种人均指标;二是反映各国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所付出努力的单位产值消耗指标;三是测算各国间经济结构合理性、产业是否平衡、国家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等经济结构的各种占比。四是显示国家经济健康状况、发达程度、政府财政收支情况、人民生活水平等的各类可比性的经济指标。
要实现世界经济的共赢,首先要注重区域间的互利共赢,不断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其次是加大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共享力度,使各国同享人类的文化、科技、政治、经济发展成果,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三是共同制定并遵守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确保人类的生存空间不受破坏。第四是是逐步建立国际互助机制,增强各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灾难的能力。第五是统一进行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让有限的自然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益,使人类得以把财富的蛋糕做得尽可能大。
虽然各国领导人参加G20峰会的动机不完全相同,美国要“保增长”、“促就业”,欧洲要“减赤字”、“化危机”,中国要“谋合作”、“求共赢”,但有一点相信各国领导人是共同的,那就是抛开分歧,谋求合作,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