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大佛山智慧型经济
(佛山市委宣传部、佛山市社科联“智慧佛山”座谈会发言提纲)
顺德产业经济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李少魁
(一) 智慧型经济的大时代背景是什么?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潮流之一(俄罗斯、匈牙利)
2.中、美国家战略在科技创新层面的国家竞争力的角力
3.《珠三角规划纲要》一年来的实施与《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4.佛山市五区五年以来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
结论:佛山经济在金融危机影响中率先突围,也就是标志着佛山率先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出智慧型经济规划纲要,正当其时。
(二) 大佛山智慧型经济从何而来?
一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大师讲过: “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历史是最重要的”(罗纳德·哈里·科斯Ronald harry.Coase)
【案例一】产业结构的智慧型整合
从乐从国际家具城到顺德罗浮宫的蜕变,看顺德“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的累累硕果(什么是货真价实的产业升级?什么是市场经济的天堂?什么是货真价实的产业结构调整?什么是龙头企业的火车头作用?什么是产业链整合?)
【案例二】区域经济的智慧型再造
2005年顺德区政府发布“三三三”产业发展战略,响亮提出“五年再造一个经济顺德”。当时的一把手特别向企业界阐明:政府作用仅仅是引领,一旦产业调整进入轨道,政府将逐步退出(不可否认有凯恩斯理论的影子)。结果呢?2006年顺德GDP突破千亿,2008年达到1582亿,提前一年,只用了四年,再造了一个“经济顺德”!可惜,这个时候一把手换了,这个经济奇迹再没有人提起。
请记住:仅仅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小小的县域经济,而且是内源型的本土经济,四年!800亿GDP的增量!什么概念?什么是货真价实的智慧型经济?
略举两例,说明智慧型经济在佛山是有历史、有基础的,不是凭空想象。“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所以,佛山选择智慧型经济符合历史走向,同时也可以说智慧型经济选择了佛山。
(三) 智慧型城市的基本条件
1.智慧型市民
2.智慧型政府:
3.智慧型人才
智慧型城市需要用智慧创新,市民最反感口号创新!在此,我想谈一个老观点:能不能暂时放一放对外的“广佛同城”,先做好佛山自己“五区同城”?这三年的实际效果是“广佛同城”还是“广禅同城”?我个人从一开始就持质疑立场,有07年3月连续三篇文章为证(详见《本土经济》一书P73~81)。这只是一个常识问题:官员同城,你不同也得同;官员不同城,你想同也不能同。空喊三年,广佛连一个长途区号都没有同城,在番禺还要交过桥费!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小弟弟找老大哥同居,你是只能“睡楼下”,何必自求“边缘化”?(以“京津双城”、“郑卞一体化”为例)。珠三角一体化是可以努力做到的,珠三角同城化肯定是行不通的。有一就有二,有人比“同城”还激进,提出成立“珠三角□□委员会”的提议。照此发展下去,广东省行政区划岂不要乱套?谁还有心思去推动经济发展?
(四)《纲要草稿》内容的一个弱项——智慧型人才
智慧型人才的四个层面:
1.智慧型公务员
2.智慧型企业家(特别是第二代接班人)
3.智慧型白领
4.智慧型蓝领(包括灰领)
佛山有一个全局性问题:全国227座技师学院,广东25座,第三大市佛山市没有一座!家电是佛山第一支柱产业,却是一个“没有技师的产业”。强烈建议:智慧型的大佛山,将技师学院的建设纳入《四化纲要》,纳入十大工程,至少一个区建一个技师学院!
不是主官不重视,市长曾经给新技能教材有题词。可能有误区:职业教育归教育系统,职业中专——职业大专(技术学院),这一套佛山市乃至顺德区都是比较完善的;而技能教育归社会保障系统,也就是终身教育,技能学校——技能学院。但是为什么佛山市技师学院长期空白,历史原因不清楚。
在髙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大连市以印度为全球竞争坐标,短短五年,软件外包工程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挑战霸主地位的实力,值得借鉴。
(五)几点具体意见
1.十大工程第二项与第九项重复度比较高,可否合并?
2.然后增加一条“智慧型人才工程”或者是“信息化人才工程”
3.对第四大项、第(一)条、第1款中,关于“着力推进经营管理科学化”的表述,建议增加“企业质量全过程控制(SPC-SPD-SPA)信息化平台技术的应用”。近年以来,全球范围大型企业、跨国企业“质量门”事件层出不穷,美的“紫砂门”与丰田“刹车门”,都是因为局限在SPC,尽管自身“精益生产”,却无法控制上游企业的SPC(简称“上影”),致使质量隐患长期潜伏,一旦爆发,往往造成空前的信誉危机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80年前创立的《休哈特控制论》的理论空白,是20年前创立的《张公绪选控论》的理论重心。目前有一家有一定国际背景的软件公司正在应用研发。
(六)做为一个市民想表达的愿望:
1.希望看到佛山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连续性,以提高市民收入;
2.不希望“智慧佛山”像“佛山三三三”那样中途变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