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富士康执行的只是最低工资


原来富士康执行的只是最低工资

 

赵志疆

 

6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对外发布了基层员工全体加薪的消息,加薪幅度达30%以上,作业员由原来的900元/月调升到1200元/月。富士康集团表示,此次加薪主要是基于物价、生活费用上涨及结合集团整体经营状况而作出的决定。富士康重视员工生活,希望员工在减少加班的情形下也能增加收入并拥有足够的休闲时间。(6月3日 新华网)

 

虽然有意无意回避了“连跳”事件,富士康全员加薪的消息,还是不由自主地使人与那些刚刚发生的悲剧事件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富士康的诸多努力均宣告无效之后,加薪就已经成为缓解危机的最后途径,只可惜,面对诸多“血汗工厂”之类的指控,此次加薪来得实在是太迟了,乃至于12个年轻的生命已先于加薪飘然逝去。

 

30%的加薪幅度不可谓不大,然而,即使经历了如此大幅加薪,富士康员工的最低月薪依然只有1200元,这不得不让人为之震惊。莫说是身处寸土寸金的深圳,即使内地二三线城市,如此寒酸的薪水怕也勉强只够果腹之需,安身立命似乎无从谈起。

 

作为全球“代工之王”,富士康为众多国际品牌提供代工,其客户囊括苹果、微软、惠普等诸多国际500强企业,然而,与其庞大的产业链以及丰厚的利润极不相称的是,富士康一直以“代工低成本”著称,以零售价299美元的苹果ipad播放器为例,其中160美元为美国设计、运销和零售企业所得,代工仅获4美元加工费。如此廉价的代工费,显然是以压缩员工成本为前提,但员工薪水到底有多低,一直鲜为人知,此次加薪却在无意之中揭开了笼罩于其上的神秘面纱。

 

巧合的是,就在富士康大张旗鼓宣布加薪的同时,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透露,深圳将于7月1日起实施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全市最低工资不会少于1100元,一直以来特区内外不一的最低工资标准有望实现统一。两相对比,无疑更加令人吃惊——即使经过了大幅度调整,富士康员工的最低月薪,也只不过与即将颁布的深圳市最低工资勉强持平。很难说这是一种偶然,因为富士康加薪前的最低月薪正是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按照现行标准,深圳特区内最低工资为1000元,特区外最低工资为900元,就低不就高的富士康恰恰位于特区外的工业园区。

 

对于富士康这样的企业而言,如此寒酸的薪水不免令人惊愕,但却未必不能理解——有人曾计算,富士康此次加薪大约涉及45万名员工,每人最少全年薪资增加4800元,意味着富士康人事成本一年将提高至少约22.81亿元人民币。退一步说,如果没有此次加薪,巨额收益岂不可以轻松收进囊中?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如果不是面临突发的外界压力,谁愿意将唾手可得的利益轻易拱手相让?当富士康这样的龙头企业都在固守最低工资标准的时候,想要叫林林总总的小型私营企业提高薪水,何其难哉?

 

以富士康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依然只提供勉强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薪水;以这样一份寒酸到极致的薪水,依然不乏趋之若鹜的打工者;在没有外力介入的前提下,本该为员工“兜底”的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成了很多企业制定薪酬的参考标准,国内劳动力之廉价由此可见一斑。富士康加薪的消息一经传出,有人为之欢欣鼓舞,认为这“标志着廉价劳动力时代的结束”。但在我看来,这样的看法未免有点过于乐观,此番加薪唯一的积极意义在于,其先于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一个月出台,而这还是以触目惊心的“连跳”事件为代价换取。除此之外,很难看到还有别的什么积极意义。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