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结束幼儿园生活


      今天是豆豆幼儿园生涯的最后一天。一如既往地不想去。

      豆豆总共上过两个幼儿园,没上学前班。第一个规模小,档次低,离家近,师生比高,孩子受关注多;第二个规模大,办园久,名气大,质量好,离家远,师生比低,孩子受关注较少。两园费用相当,谁好谁次,各有千秋。但豆豆的性格在入第二个幼儿园时发生明显改变,由活泼开朗而沉静内向。所以事实上我们觉得倒不如在第一个幼儿园上下去。时光如流,不可复返,后悔也没用,只能尽量往好处想。毕竟第二个幼儿园更利于幼小衔接。本人一直有个观点:我等不懂教育的家长,只能尽可能地依靠幼儿园和学校,幼儿园和学校选择只能随大流,去别人想去的地方,这也实属无奈之举。

      上第一个幼儿园,有校车接送,家长轻松。第二个幼儿园是自己去,开车要一个半小时,坐公交要一小时十五分钟,孩子也更辛苦,或者也算一种锻炼吧,至少认识了许多交通标志,知道谁该给谁让座,公共场合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何刷卡。

      上幼儿园之初,豆豆身高约为85厘米,体重约为15公斤,身体健康,性格较开朗,喜爱画画,大运动能力强,敢从与自己身高相当的地方跳下来,会背十来首五言诗;

      离园时,豆豆身高1.21米,体重19.2公斤,身体健康,视力佳,无龋齿,人多场合性格沉静,人少场合活泼好动,大运动能力不错,但不敢从与自己身高相当的高处跳下来,立定跳远可以与身长相当,会简单轮滑,能连续跳绳20次,认识约500个汉字(没有刻意教),具备基本独立阅读能力,能背更多诗,会100以内简单加减法,能唱二十来首歌曲(除一些幼儿歌曲外,还喜欢唱《烟花三月》、《说唱脸谱》、《大海呀故乡》、《让我们荡起双桨》、《精忠报国》、《北京欢迎你》等),会弹二十来首简单钢琴曲,对钢琴较有兴趣。其间作为最小志愿者参加过六次植树活动和一次为灾区募捐活动。去过江苏、山西、天津一些地方,对扬州印象尤深。喜欢换衣服和照镜子,喜欢逛商场,看到女孩小饰品就不离去,超喜欢吃蛋糕因此整天盼望自己过生日,也期待别人过生日。对生死问题有过很多思考,最关心转世问题。捉住“害虫”如蚊子等会纠结于是让它回家还是打死,最终打死极少,放生为主,可能会跟一句“臭小蚊子,回家找妈妈去吧,不许再咬人了!”,其他小动物一律放生。喜欢挑逗小猫,见小狗则躲。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担心天会掉下来,担心宇宙和地球爆炸,担心火灾和地震,因为地震而担心去四川、青海,因为矿难而担心去山西。还学会了一些脏话,说得最多的是“屁”,喜欢把歌词末尾一个字全换成“屁”唱出来。

      遗憾的是,幼儿园并没有给豆豆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或许回忆需要时间发酵,或许美好需要对比发现,是不是上了小学才能真正体会到幼儿园的好。

      豆豆在幼儿园结识了不少朋友,掰手算来,好朋友不下十个,是不少了。而且还有四五个朋友同上一所小学,也算是收获。

      不知道等待豆豆的小学生活究竟怎样。有些是可以肯定的:不能随便迟到和缺课,行动需要讲规矩,作业必须完成,老师主要任务不是带孩子而是完成教学计划,要考试甚至要排名,升初中的压力会充斥到日常学习中……

      置身事外评判教育制度是容易的,身处其中皎然众异是困难的。也只能随着走了。能做的或是尽量少报业余兴趣班,要报只在学校报,把周末留给豆豆。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提过分要求,中等就行。对学习成绩排名不去在意,给孩子少些压力。尽可能鼓励她参与一些利于观察社会、与人交往和了解自然的活动,继续积极参与自愿者活动。多些时间锻炼身体,尽可能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幼儿园是天堂,小学怕就是进入炼狱之门了。这是无助的,只能适应,希望豆豆能接受和适应。好在从各方面信息了解到,她所在小学的学生还算是相对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