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 游离于“疯”与“死”之间


   房企   游离于“疯”与“死”之间

     ——抄底虽可期,涨价需谨慎

 

国内楼市有一个怪现象,即是房子一热就“疯”,一“冷”就死,正是在这“疯”与“死”之间,楼市走过了几次“生命轮回”。现今,处于“僵而不死”的国内楼市,在政策制裁与民众教诲下,再次走到了“投胎换骨”的十字路口,未来是瑶台仙境,还是恶煞阎罗,对于开发企业来讲,这是个问题?

回顾几年来的楼市发展轨迹:07年疯,08年死,09年疯,10年死,“疯”与“死”,这似乎是房地产发展的一条宿命,并互为因果,互为作用和相互转化,“疯“后必“死”和“死”后必“疯”,这是楼市的“风水”问题?还是开发企业的“境界”问题?显然,这和“风水”无关,但和“境界”有关,一位西方先哲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最愚蠢的人,就是在同一地方跌倒过两次”,这一点,许多开发商做到了,即是07年和09年“疯”了两次,结果08年和10年就“死”了两次!那么,开发企业这种“上天”、“入地”式的生命轮回病因何在?我们不妨分析一、二:

一、楼市为什么会“疯”?

首先,“疯”是病因,只有根治好开发商的“疯”病,才能避免重蹈“死亡”的旧辙,那么,开发企业为何会“疯”?客观分析,有两大因素导致:

第一:不能见光。政府给一点阳光,给一个“经济支柱”的名讳,开发企业就要来个“百米冲刺”的速度;就要“气壮山河”地跑马圈地;就要“刀光剑影”地争当地王;就要“专横跋扈”地“挟天子以令庶民”,这种“得势便猖狂”的行业作风和盲目乐观的市场预期,使诸多地产企业患上了急功近利和“夜郎自大”的毛病,“见光疯”与“见光死”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不能见热。“房价每月涨三涨,楼市一热变癫狂,”基本是楼市疯狂的一大写照,如09年的楼市,市场刚刚回暖,08年伤痛未平之际,诸多企业便疯狂涨价,将房子当“印钞机”来卖者有之;将房子当“古董”来存者有之,楼市见热就涨价,涨价就疯狂,这种在利益取舍上毫无原则,贪婪成性的作风也是导致楼市“不能见热,见热就疯,见疯就死”的又一大主素。

二、楼市为什么会“死”?

楼市为何会“因疯而死”?分析如下:

第一:楼市疯狂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和危害性。 因房价的疯狂,从而直接传染给了购房者、投资者和投机者,导致购房疯、投资疯、投机疯和土地疯;这种“一疯”带“群疯”的极端现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为国情、国法所不容,因此,作为“领疯”的开发商自然罪责深重,千夫所指,从疯到死便成为必然;

第二:楼市疯狂具有非理性,市场风险难以规避。   各地产企业因对楼市过于乐观的市场预期,往往会加大投入,盲目扩张,从而造成对行业阶段性发展的战略误判,而面对倏然而至的政策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则束手无策,从而出现了不被政策“打死”,即被市场“淹死”的悲惨结局。

第三:杀鸡取卵式的利润诉求,使楼市难以为继。目前,由于房价涨幅的一日千里,使国内高房价基本形成了“一房三代养”和“一房透支三代”的消费格局,有刚性需求而无刚性购买力,房企一如站在镂空的舞台上疯狂劲舞,而缺乏支撑的舞台必然会使这种狂欢以悲剧的命运收场。因此,对利润毫无原则的索取,也是楼市由疯到亡的又一因素。

目前,受4.14新政影响,房地产项目出现了房价理性回归趋势,部分项目房价调整幅度达到了20%左右,受此感召,楼市再现抄底氛围,并可能出现整体成交回暖迹象,为此,开发商是否还会再次疯狂涨价,重复房价“见热而疯,见疯而死“的宿命?笔者建言,面对楼市,开发企业既要具有“僵而不死”的坚忍,更需具有“热而不疯”的理性,抄底虽可期,涨价需谨慎,毕竟,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