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分摊费,巧夺还是分赃?
长沙市天心区南湖片区,长沙市中心繁荣之地,房价也在屡屡攀高。而2009年8月,长沙市政府突然下达征收一项名为“南湖片区开发分摊费”的城市基础设施费用,要求南湖片区已购地的房地产企业,必须按照每亩近200万元的标准,补缴开发分摊费。如不缴纳者,不仅不给予办理正常的开发手续,甚至可以由市政府按原地价收回其土地使用权。此项收费,涉及南湖片区剩余用地中的1801亩净用地,涉及金额高达数十亿元。(29日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www.chinasecurities.xinhua.org/fc/07/201006/t20100629_2488055.htm
一段时期以来,持续快速高涨的房价在引发广泛民怨的同时,房地产开发商的暴利成为千夫所指,开发商一方面称利润并不高,另一方面则指称政府赚了大头,而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力挺高房价的态度,使得双方的利益共同体关系若隐若现。如今,长沙“开发分摊费”内幕的披露,无疑撕下了最后的那点遮羞布。
在支付购地所需各项税费的基础上,每亩额外征收200万分摊费,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楼盘价格不相应水涨船高,则说明其利润空间是何等可观;当然,谁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即使开发商承受不了或者不愿意利润白白损失一块,涨价便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很明显,房价的持续坚挺和疯狂飚升,其实正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各取所需,合谋、合力推动的结果。
从报道看出,按照湖南楚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的评估数字,整个南湖片区开发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成本为436998万元,但南湖片区内的开发项目预计应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约为83201万元,与43亿的总数字尚有353796万元的资金缺口,于是便有了开征“开发分摊费”的动议,房地产业俨然成了地方政府的提款机,GDP、政绩、形象工程都离不开房地产商,而房地产商自然也会从这种循环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好处,而最终为之掏腰包的则是广大民众。
很明显,所谓的“开发分摊费”既像是政府对开发商的巧夺,更像是双方的坐地分赃,要不是赶上国家严厉调控楼市,也许开发商们并不会有太大异议,一切都会在心照不宣中进行。而这种“分摊费”绝非长沙独有,只是名目、规模有所区别罢了。最近央视等媒体认为,国家财政高速增长将增至全球第二的喜人局面,是民众勒紧裤带的结果,“开发分摊费”便是极生动的佐证。
尽管目前楼市调控已经初显成效,但长沙的“开发分摊费”却提醒人们,不打破地方财政、地区发展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弱化政府与开发商的利益均沾关系,房地产业的稳健、理性发展,老百姓的住房保障问题,将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