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教你如何做白手创业的CEO
1. 能笼络人心,有一帮肯卖命的兄弟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早年的他家境贫寒到给父母买棺材的钱都没有,更别说喂饱自己的肚子了。为了活下去,他到庙里去当了和尚。做和尚虽然不是朱元璋的志向,但却是生存之计。
朱元璋能白手起家,成功称王称帝,与他有一帮肯卖命的兄弟不无关系。那么那帮兄弟为什么愿意跟着他干呢?这是因为早年朱元璋非常讲兄弟义气,自己当和尚有吃有喝后,还不忘他的兄弟们,经常把庙里的馒头偷出去给他的兄弟徐达、汤如等吃。后来徐等为了不饿死,要去投军,没有盘缠,还是朱元璋帮了他们。朱元璋让兄弟们把自己捆了,让他们把庙里的香炉抬出去卖了换盘缠。这些点点滴滴,无不让他的兄弟们感动,并认定了他是个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
当然,仅仅靠几个草根兄弟是成就不了大事的,朱元璋非常重视笼络对自己有用的人才,比如为自己出谋划策的李善长、冯国用等。他对手下士兵也非常够意思,只要自己有一口饭吃,就决不饿着他们。打了胜仗,给赏钱也给的十分痛快。这种作风深受士兵们的好评,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好名声就这样越传越广,来投军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队伍也就不断壮大。
职场小贴士:纵观历史上能成就气候的大人物,无不是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的,做官和做事,实际上就是做人。首先自己把人做好了,然后才能令人心悦诚服,才能笼络有识之士,达到成就伟业的目的。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气,人心所向是谋事的基础。哪怕你的位置坐的再高,如果没有群众基础,也只是空中楼阁,迟早有一天会摔得很惨。
2.善于学习
朱元璋虽然没有钱读书,但当了和尚后,还是有机会看书和学习的。不管什么书,不分良莠,拿过来就如饥似渴地读。这其中,他最爱读的,当是一些历史人物。一天师傅发现他在偷看《玉壶清话》,便问他看帝王之书做什么,朱元璋说这本书里藏有真谛,那就是对人要宽容、仁爱,得人心方得天下。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读书并不是一翻了之,他是个善于总结经验的人。
朱元璋后来参军后,之所以很快能脱颖而出,成为郭子兴的得力干将,也与他的粗通文墨有关系。那时郭子兴的部队大多是些洗脚上岸的农民,不识字更不会写字,朱元璋读过一些书,又会写书信之类的东西,在其中就显得有些特别了,再加上他打仗勇猛,郭子兴当然得对他另眼相看。
职场小贴士:不管身居多高的位置,不经常学习必然会落后的。“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就拿网络这个东西来说,如果你拒绝学习使用网络的话,那么你得到信息的速度势必会迟缓很多,而你的营销策略,也势必会落后于同行。有时候,学习就是一种跟上形势,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 自信勇敢、足智多谋
按照道理来讲,朱元璋穷困潦倒,又没有显赫的家世,应该很自卑,但是你在朱元璋的身上,找不到一点自卑的影子。朱元璋还是和尚时,一天,和如悟、云奇到钱万三府上去化缘,被钱万三当作要饭的叫花子赶走了,朱元璋当时就下决心说,总有一天要让钱万三管穷人叫爷爷,云奇不屑,朱元璋说:“你是胸无大志。你以为我一辈子穿这身袈裟呀?”“你还想黄袍加身不成?”如悟也讥讽他。
朱元璋却淡谈地说:“皇帝也是人做的。”
没错,皇帝也是人做的。这句话从一个小和尚嘴里说出来,足见他是何等的自信!
说到朱元璋的勇敢,那更是不在话下,打仗时他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他还多次舍身救主郭子兴,郭子兴对他很是赏识,主动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给了他。
但是,朱玩璋可不是没有头脑的一介武夫,他还是个足智多谋的人,非常有心计,不管大大小小的战,只要是他出的主意,郭子兴总能大获全胜。
职场小贴士:要做到明朝开国集团的CEO,朱元璋仅仅只是笼络人心,看几本帝王之书是远远不够的,就他个人而言,还得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便是能文能武,那时给口饭吃就肯卖命的环境中不缺乏勇猛之士,也能找到几个文才,但既有计谋又善战的人才,并不多见。朱元璋就靠着他的能文能武成了主帅郭子兴的女婿,为日后把握兵权,雄踞一方奠定了基础。
4. 丰富的社会经验
历史上很多守国之君都是一张白纸,根本就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守国尚可,但如果是做开国大帝,要一统江湖,断然是不行的。
朱元璋的社会经验得益于做和尚时的三年游历行乞,他不只是为了讨口饭吃,所到之处,都是用心在观察社会民生。朱元璋随身带了一个自己装订成册的记事簿,把一路所见所闻全记到了本子上,他那时或许并不知道日后会有什么用,但觉得有用。尊贵的、卑贱的、壮美的、委琐的、昌盛的、沉沦的、富裕的、贫困的……朱元璋在游食生涯里,眼界极大地开阔了,这为他日后攻城掠地、统治江山积累了经验,毕竟,他用自己的眼睛看出了老百姓需要什么、官员需要什么,可以说,他了解各种角色人物的梦想。
职场小贴士:做一个企业的CEO,必须是有经验的,这种经验可以是来自行业领域的,比如食品企业的CEO,就必须清楚食品业的流程和规定,或者是你掌握着一定的核心技术;也可以是来自社会层面的,比如你知道什么样的产品畅销、产品怎样营销能取得最大收益等等。只知道发号施令显然是不足以支撑起一个企业或集团的,这里说的经验,实际上就是你对行业和企业的熟悉程度,唯有熟悉才能驾驭。
5. 完美的贤内助
朱元璋能名正言顺地接管郭子兴的军队,得益于一个人,那就是郭子兴的养女,他的夫人马秀英。没有马秀英,可能就没有开国大帝朱元璋,今天看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其实马秀英不仅给了朱元璋一个荣耀的身份,继承后业的机会,还给了他很大的帮助。马秀英出身于书香门第、能文能武,颇具胆识,在艰难逆境中,帮助朱元璋成就了大业,扭转了局面。郭子兴及儿子曾多次猜疑朱元璋,若没有马秀英从中周旋,朱元璋早就成了刀下鬼。而朱元璋率军打战时,条件艰苦,是马秀英组织妇女帮男人们做鞋子、做饭,担当了后勤部的重任。
难得的是,她在大富大贵时又不奢不骄,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并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影响朱元璋,作出了极不平凡的业绩。马皇后体察民情,巧妙治奸除害,提倡任人唯贤,辅弼明君,巩固了大明江山。所以尽管朱元璋的女人很多,但她最敬重的人还是马皇后。只有马皇后,才是他心目击者中最完美的一国之母。
职场小贴士:俗话说“成家立业”,意思是欲立业还是得先成家,这句话放在朱元璋身上是多么的合适,他娶了妻后才有了后面一连串的发展。现在有些人认为,男人娶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女子就是有企图的、是不好的,其实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可以呢?娶一个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的贤妻良母又有什么不对呢?她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并且能为你解决后顾之忧,有妻如此,如虎添翼,乃天大的福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