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名(Title,Topic)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是对论文內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
论文摘要就是论文内容提要,是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
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
摘要的四要素:
①目的: 研究的目的、范围、重要性;
②方法: 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③结果: 完成了哪些工作取得的数据和结果,;
④结论: 得出的重要结论及主要观点,论文的新见解。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单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四、论文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不得少于4个,具体要求为:
(1)第1个关键词,列出反映本文内容所属行业大类的叙词,参见《汉语主题词表》;
(2)第2个关键词,列出本文研究取得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
(3)第3个关键词,列出本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时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
(4)第4个关键词,列出在前3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本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物名称,或者在题目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称;
(5)如有需要,用第5个或更多关键词等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它关键词
五、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着重反映研究工作范畴和研究方法,并将调查、研究中所获得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提出论点,要突出创新。正文一般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绪论(引言):说明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2) 主体部分:详细阐明研究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手段、结果分析(讨论)等;
(3) 结论(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
正文章节序号:
I、1.1、
正文字数要求:
8000—12000字
六、参考文献
列出引用的主要文献。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的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12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
参考文献格式:
(1)连续出版物(期刊)
[序号]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份.文献题名[J].刊名(斜体) 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斜体) [M].出版地:出版者
(3)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出版日期.文献题名[N].报纸名(版次).
注:排列参考文献时,外语文献在前,汉语文献在后;外语文献的出版年代排在外语主要责任者之后。汉语文献的出版年代排在出版者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