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6月7日北京大兴法院的一桩判决很难在这样的年代掀起任何涟漪。
今年28岁的徐某,大学辍学四处打工。去年5月17日,徐某来北京找工作。据徐某说,刚一下车,他就发现钱包被盗。当晚10点左右,一天没吃饭的他来到大兴瀛海镇一家小超市,徐某拿了一听可乐、一盒饼干、2袋红梅、一盒香烟。走到柜台时,徐某持刀威胁女店主不许动。顾客刘先生见状将徐某摔倒在地,警方闻讯赶到现场。在此过程中,顾客刘先生被徐某持刀划成轻微伤。最后的结局是,因构成抢劫罪,徐某获刑3年,并被处罚金6000元。
这样的案件着实令人辛酸,但是因为太平淡、太缺少吸引眼球的元素、太缺少惊心动魄的关注点,所以,很少有人会关注这个事件。
看到这个案子,我想到的是一个发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纽约法庭上的一个案件。
1935年的冬天,正是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纽约市一个穷人居住区内的法庭上正在开庭审理一个案子。被告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因为偷盗面包房里的面包被面包房的老板告上了法庭。她偷面包的动机是因为饥饿和喂养三个失去父母的孙子,他们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法官的判决是给了老太太两种选择:处以10美元的罚金或者是10天的拘役。老太太对法官说:“我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三个小孙子谁来照顾呢?”
这时候,旁听席上站起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向老太太鞠了一个躬,说:“请接受10美元的判决。”然后,他转身面向旁听席上的其他人,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说:“各位,我是现任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法庭上顿时一片肃静。片刻,所有的旁听者都默默起立,每个人都认真地拿出了50美分,放到市长的帽子里,连法官也不例外。
虽然我们说,很多时候,法律就是法律。但是,法律在其无情和铁面下,应该有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
北京大兴法院的判决没有细节,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凭借想象来还原这位徐某在法庭上接受的一切。在貌似公正、强大甚至威严的法庭上,徐某只有被审判、做罪犯的份儿。人文关怀、悲悯、以及掩藏在法律下面的温情都是不会有的。当然,自我反省和救赎也不会有。2010年北京法庭上从法官到旁听者呆板、木讷、道貌盎然,全然不会有1935年纽约法庭上自责和救赎。即使是那些有良知的人,他们的良心在这样一个大染缸一样肮脏的年代里,也已经风平浪静、波澜不惊、见怪不怪了。而这,才是我们这个年代和社会的耻辱。
在徐某被审判有罪并且被惩罚的时候,我们的罪孽,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审判呢?
2010年6月9日星期三 19:00栖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