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展事件”再现合肥,省会城市信誉何在?


    一个号称有4个展区、800个展位,冠名为“2010第四届中国安徽(合肥)糖酒食品饮料博览会”的行业展会,参展商竟然不到30家。展区内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的情景,让满怀期待而来的参展商大跌眼镜。

 

参展商:“我们上当受骗了!”


    6月4日上午,合肥体育馆内炸开了锅,几十位前来参加“中国(合肥)糖酒食品饮料博览会”的企业代表聚集在一起,纷纷抗议展会承办方的骗展行为。
    “这简直大离谱了!还是由政府部门联合主办的呢,没一点信誉可言!”站在自己展区前的欲哭无泪刘小姐,气愤地告诉中国食品饮料网记者,“开始承诺有800个展位,至少600家参展商,没想到连30家都不到。”
    和刘小姐有相同遭遇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28个参展商。他们都向一家名叫“合肥新展会展服务有限公司”的企业交了几千块钱的费用后,千里迢迢赶来参加展会,等进驻展地后,才发现情况不对,纷纷大呼“上当受骗了”。
    据另一位参展商介绍,当初会展组织者声称将举办一场大型的糖酒食品饮料博览会,会展共分设绿色安全食品、各地特色产品等预计四个展区,800个展位,届时将商贾云集,商流滚滚,商机无限。“一般来说,展会在宣传时都会有一点水分,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打着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工商业联合会名义举办的博览会,竟然做得如此过分,连基本的诚信都没有!”
    愤怒之余的参展商纷纷向承办者讨要一个说法,并提出退款要求。

 

参展商十分“受伤”


    6月4日下午,中国食品饮料网记者在合肥体育馆看到,原本宣称至少有600家参展商的大型博览会,实际上只设了30个展位,其中还有一部分摊位是空的,偌大的会展中心显得空空荡荡的,除了一些愤愤不平的参展商外,根本看不到几个参观者,部分参展商在失望之余正在忙着撤展。
    据参展商陈先生称,他们特意坐飞机从四川赶来参展,“为了这个展会,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特意托运了一大批产品以及其他设备过来,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情景,连参观者都寥寥无几,更别说前来洽谈的客户。”
    陈先生无奈地告诉中国食品饮料网记者,现在全国各地的行业展览越来越多,每个月都有好几场,不去怕错过了商机,去了又怕上当受骗。特别是机械运输成本高、参展费时费力,参加这种“名不副实”的博览会简直就是劳民伤财。“我们带来的上千本宣传册也只发出去了几十本,早知道这样,就算不收展位费也不会来的!”

 

省会城市信誉何在?


    近年来,随着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少地方都提出要把发展会展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质量的会展,不仅给企业提供了展示和推销产品的平台,创造了更多商机,也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
    但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各种“名不副实”的展览会屡屡出现,不仅增加了参展商的经济负担,浪费了他们的精力,也给地方形象和会展企业自身的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就拿安徽合肥来说,今年4月份就曾出现一起展览会纠纷,当时举办的“2010中国(合肥)国际太阳能利用产业展览会”就因为与之前的宣传“名不副实”,而引起众多参展商的不满,甚至上演了一出“大打出手”的闹剧,此事影响相当恶劣。然而,时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竟然再次出现离谱的“骗展”事件,这让满怀期待而来的众多参展商情何以堪!
    纵观这两次展览会,无一不是打着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工商业联合会或者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促进会等官方的名义而举办的,所以,参展商们才会屡屡上当。如今,合肥“骗展”事件的影响,已经在各地参展商心里根深蒂固。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事件还会不会再次发生,有句古话云:“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为而死”,如果安徽政府部门再这样袖手旁观、不管不问,继续充当骗展“帮凶”的话,长此以往,安徽这个中部崛起的省份信誉何在?合肥这个省会城市的将如何立足?

 



来源 :中国食品饮料网 http://www.407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