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骏来说,学历具有面子与利益的双重意义。虽然学历造假者的确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遏制造假冲动,挽救诚信失落,则需社会体制的改造。
新华都总裁唐骏“学历门”风波,近日愈演愈烈,且有向更多人波及的趋势。学术打假人方舟子向唐骏发难,认为其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涉嫌造假。唐骏随后回应,称从未说过自己是“加州理工”博士,自己所取得的是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博士学位,并且公布证据——学历证书复印件以及他的书籍《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相关章节。方舟子不依不饶,也发出了唐骏书籍第一版中“加州理工博士”相关字句影印件,认为唐是在学历受质疑后对书籍新版进行了修改。更为凶猛的是,方舟子直接质疑西太平洋大学是美国一所“野鸡大学”,涉嫌卖文凭,已经遭教育管理部门解散。也就是说,唐骏涉嫌花钱买学位。
其他网友也加入方唐双方的对决,有人挖到一份西太平洋大学学员通讯录,一批国内公司老总赫然在列。至此,唐骏“学历门”骤然扩大,被卷入的相关人士面临严重公关危机。据称,不少人已经悄然在网络上修改自己的简历。而唐骏书籍的出版社则承认,相关章节出现失实错误,称唐本人曾要求删除“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字句,但因沟通不畅,第一版书籍并未删除该字句。出版方表示向读者及唐骏本人致歉。出版社自揽责任,这颇值得玩味。
诸多论者由唐骏学历门讲到当前社会诚信,以及与之相关的个人成功问题。唐骏一向被视为个人成功的典范,在高校向青年人宣称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但是卷入“学历门”以来,“可以复制的成功”遭到强烈质疑,不少人质问,成功可以复制,难道造假也可以复制吗?社会上长期以来流行的“实用主义成功学”遭到猛烈抨击。这种成功学的核心是,成功就是一切,成功允许道德瑕疵。
除了学历与成功,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其实也十分吊诡。有人说只要有能力,学历低也不是问题。唐骏就认为,自己即使没有博士学位,谁也不能低估他的个人能力。但这似乎只是对唐骏等成功人士而言如此,对于尚处爬行、上升的人们来说,很多时候学历就是敲门砖,你可以说自己很有能力,但如果没有学历,用人方就不予理会。
将个人学历造假归咎为社会原因,认为学历造假是不得以,你可以说这有点不负责任。但个人一般总是屈从社会既有体制的压力,因为他处于特定的结构中。目前学历成为中国社会不可更改的僵硬体制之一,它尽管存在很多不合理性,但仍是社会认定个人能力的最重要文本。所谓个人能力,则是用人单位向员工分配利益(录用升迁等)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学历连着个人实际的利益。这种学历至上的观念,无形中向全社会弥漫,包括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已经不需要靠学历作为敲门砖,但是拥有更高的学历则让他们感到有面子。所以,学历即使不与成功人士的具体利益有关,却是与面子等无形利益有关。对于唐骏,学历则具有面子与利益的双重意义。有人说,投资者完全可以怀疑自己或许会遭到造假老总的欺骗。据报道,盛大网络招股说明书对唐骏博士学历母校涉嫌信息披露不实,股票购买者或会发起集体诉讼。所以,学历门引发的终究仍是利益冲突。
而与利益对应的学历造假,即诚信问题,则基本属于道德范畴。道德在当前中国社会显得前所未有苍白无力。很多人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就造假了,怎么样!社会当然有处罚造假的办法,但这些办法经常失效。
一边是实际的利益,一边是苍白的道德,同时整个社会对学历有着偏着的迷信,如此一来,学历造假即使不是应运而生,也会在社会成员中引起极大的纠结:是与造假的恶行为为伍,还是坚持不作恶?(通过自身努力,取得真实学历与成功,则需另当别论)当你看到造假之徒赚得盆满钵满,而自己还在艰苦跋涉,这种纠结就会愈加强烈。
所以,结论很老套:虽然学历造假者的确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遏制造假冲动,挽救诚信失落,则需社会体制的改造。
2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