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词典》后记
李建永
一
其实,当初只是为了解决稿荒问题,才在自己主持的报纸周刊上开辟《风俗画》专栏。每期发一篇“母亲词典活页”,每周五见报,由我写一组文字,并邀请漫画家徐鹏飞为之配水墨漫画。
从2007年1月份开始,刊发一段时间以后,因报纸改版而取消《风俗画》专栏。
不过,“母亲词典活页”系列文章,我一直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赶写,从未辍笔。
稍后,“母亲词典活页”在《山西日报·黄河副刊》连载,或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一直到2007岁末。《辞典》中的一些短章,近年来分别在《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中国社会报》以及故乡的《朔州日报》《阳泉日报》刊发,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垂爱,有来信,有短信,有电话,纷纷询问《辞典》何时结集出版。
二
《母亲词典》的写作体例,大致是以时序为“准”编排的。全书共辑“母亲词典活页”40篇,平均每个季度10篇。每篇分为《时令·风俗》《人情·物理》《饮食·健康》三个部分,每部分又由若干个词条(即单篇文章)组成。
由于“母亲词典活页”最初是在报纸上连载的,写作时间太紧逼,所有词条几乎都是赶出来的,故文字颇为粗疏,文章亦略显单薄。鉴于此,我在后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一边增补新的词条,一边删节、修改、充实旧的条目。故词条总数由原来的180多条增加到226条,文字总量也翻了一番。
需要说明的是,有关节气和节日等方面的词条,排序均依照当时的写作时间(即2007年1月到2008年1月之间),故在文尾特地标明该节气和节日的公历和农历时日。
另,文中所有的作者按语,一律署为“牧马按”。
三
本书在成书过程中,得到了师友们的大力支持和热忱帮助。他们是:为本书创作水墨漫画的徐鹏飞兄,为“母亲词典活页”提供发表园地的李杜兄,为本书出版花费大量心血的曲建文兄,以及一切提供宝贵意见和珍贵资料的朋友们,谨此一并致以谢忱。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慈爱的双亲,在我写作《母亲词典》这几年中,不管什么时候接到我的电话,年近八旬的父亲和母亲总要追问一句:“还有啥问的哩?”感谢夫人和女儿对我的一贯支持。我的夫人戴东英是《母亲词典》的第一读者和批评者,本书有她的诸多贡献在。我的女儿无论在高考前夕,还是上大学以后,总在跟我“并肩战斗”,重在“参与”及“参和”,为我带来助益和快乐。
尽管《母亲词典》的写作准备长达十数年之久,进入写作亦有三年多光景;但由于本人水平所限,错谬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不吝赐教——小的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