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下一步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问题,一些经济学者展开了争论。有人说,下一步中国的问题是要严防通胀,而不用担心通货紧缩的问题。另一些人则观点相反,说,中国经济即将面临通货紧缩的问题。这种争论正如一个笑话所说的,在任何问题上,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看法,都必然有另外的经济学家提出完全相反的看法。
虽然对是否将会发生通货紧缩观点不同,但双方都在正儿八经地谈论通货紧缩的危害。所谓通货紧缩的危害,通俗点来说,就是钱不够用的危害。但是我却对这种争论哑然失笑。他们双方争论的,本来就是错误的问题,因为,通货紧缩是个可笑的词,使用这个词进行争论,是件可笑的事。
2009年中国新增信贷近10万亿,今年上半年又新增信贷好几万亿,中国怎么可能会突然变得钱不够用了?
但是这些人的确在荒谬而严肃地讨论钱不够用的可能,并且,这种讨论还将影响到政府政策,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幸福。
经济形势的确很复杂。一方面,物价在上涨,尤其是消费品物价,涨得让老百姓恐慌;另一方面,经济却又有下滑的趋势,经理人采购指数、金属价格、用电量等形势不妙。中国的宏观经济学者们,拿着这些数据,搞起了“一个经济,各自表达”的大混战。
宏观学者从来没有明白:经济萧条期,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通货紧缩引起的。2007年没有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现在新增了数十万亿的新人民币,怎么反倒会出现钱不够用的情况?
真实的情况是,在高速信贷扩张阶段,企业受错误的价格、利息信号引导,进行了大量的错误投资。这些错误的投资投下去以后,资本品价格慢慢上涨,使得这些错误投资无法完成,或者虽然完成,却无法进行持续盈利的经营,在这个时候,企业就会觉得钱不够用。
这种钱不够用的错觉,是和企业在前期得到大量廉价资金相比较而产生的。在央行放出大量廉价资金时,很多企业过得非常爽,但是一旦央行停下加速信贷扩张的步伐,企业就必然由爽变烦。企业无法源源不断地得到更多廉价资金,也就无法应对不断高涨的物价。很多投资不得不停止,接受市场的清算,各项经济数据就远不如信贷高速扩张期那么好看。
另一方面,如果央行没有放出大量廉价资金,企业就不会进行错误的扩张,也就不会普遍产生钱不够用的感觉。
总之一句话,不是钞票不够用,而是经济经不起错误投资的折腾和浪费,无法再绷住这些错误投资。
但是宏观学者不理解这个过程。他们误以为是市场上的钱不够多,才使得企业不爽,使得经济数据下滑。在他们的臆想中。市场上有一只名叫“流动性陷阱”的怪兽,把钱都吞没了。基于这种错误认识,他们主张央行再次放出更多廉价资金。他们呼吁央行承担起打败“流动性陷阱”怪兽的神圣责任。
即使那些认为暂时不存在通货紧缩风险的宏观学者,他们也只是在数据分析和经济预测上有不同看法而已。他们同样认为,真的有一只“流动性陷阱”怪兽,只是这只怪兽脚步还远而已。一旦他们也听到怪兽的脚步声,他们也会站到战斗队伍中来。
虽然宏观学者错了100次,但他们还是会接着错第101次,政府政策也是如此。从来没有什么新意思,有的只是不断重复旧错误。而且,他们总是错得理直气壮。没有人能让他们明白这至关重要的一点:大量真实的资源错配,不是虚假的钞票泡沫能够挽救的。只有真正改正错误,才能使经济发展良好。
哪来的通货紧缩?!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