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对于罢工潮已经失声,我们无处判断罢工潮的蔓延程度和严重程度。但如果认为罢工潮会很快造成中国产业的衰退或者重大损失,还言之尚早。许多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尤其是私营工商业,适应能力和弹性很大,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也很明显,并不会仅仅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某些不可预计的损失就陷入衰退。
在东莞等产业集中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历经多年以后,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已经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巨大的聚集效应。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企业很难在其他地方找到如此完整的产业链。即使从今天开始异地重新建立产业链,没有若干年的努力和种种机遇也是不可能成功的。权衡利弊之后,大多数企业会留在原地,尽量把劳动力成本上升这样的不利因素内部解决。
因此,如果罢工潮不酿成进一步的政治动乱,应该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当然,消费者可能不得不要面对更高的价格。
既然如此,是不是就没必要对罢工潮大惊小怪呢?不,罢工潮有其他深深的令人忧虑之处,那不是罢工潮本身,而是罢工潮显示出来的中国社会整体环境的变迁。
罢工潮的起因主要在于日渐明显——不是日益形成——的通货膨胀。普通劳工越来越感受到生活费用的上涨,并因此希望自己的工资能够提高。厂方一时难以满足他们的要求,劳工们在其他地方也很难找到收入更高的工作,这时,他们唯一的对策似乎就是罢工,通过施加政治压力迫使厂方提高员工工资。
关于罢工的性质和经济后果,已经有不少分析。这些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想要指出的要点是:罢工潮这个现象表明,由于政府不当的公共政策引起了严重的经济后果,人们和社会舆论,却把矛头指向了同样是错误公共政策受害者的企业。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并不稳固的中国产权保护体系,将遭受严重的冲击。这才是最令人感到忧虑之处。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产权的保护。这种保护越严格、越完整,市场经济的发展越充分。反之,则市场经济的发展越缓慢,或者越畸形。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时时有意识形态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干扰,产权保护总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逐渐发展起来。但同时,由于司法不独立,由于政府仍然在社会中占据过多的权力,中国的产权保护体系是很不完善的。改革接下来的必经之路就是进一步完善包括土地产权在内的各种产权保护。可是,罢工潮的到来,却似乎预示着,完善产权保护的空间正在变小,环境正在变差。前景不容乐观。
经济学可以清晰地分析出问题所在,但不可能人人都懂或者都接受经济学。大多数人还是只能依靠自己并不全面的知识和局部的观察选择自己的行为。这时,就会发生巴斯夏所说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得见的,是企业没有给员工发放更多的工资,看不见的,是政府多印了钞票,偷偷拿走了人们的财富。于是,看得见的企业就要为看不见的政府行为承担责任了。
让更多的人理解经济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个办法其实古已有之,那就是遵从传统的道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财产权,谴责盗窃和抢劫,鼓励勤奋工作,其实是人类社会各种传统道德的共通原则。在经济学分析出现以前的无数世纪中,正是这些传统道德代替理性帮助人们维系着社会和文明。实际上,即使是在今天,那些公然侵犯他人私人产权的人,心中也多少会有不安,也因此,他们才会发展出各种各样的借口。这种种借口,或许用来欺人,但主要是用来自欺,让他们可以对自己的邪恶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
无论是正确的知识,还是流传久远的道德,都禁不起反复的冲击。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正是人们在以各种方式对这些知识和道德发起攻击,或许他们的动机并不邪恶,但不管怎样,如果他们成功了,一个更差的社会将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罢工潮的令人忧虑之处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