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在我有记忆的时候,第一次搬家是在六岁的时候。但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内心中开始认为改变一切生活的方法,就是「搬家」。第一次搬家是在1967年,那一年我们全家从澳门搬到台湾。因为澳门开始动乱了,许多人都不敢出门,怕被暴动误杀了。虽然儿时记忆中的澳门是个充满天主教色彩的地方,我大部分的孩提时代都在教会的学校中游玩,但在澳门人们相处之间的「善」是我很深的体会,直到我看到人们死在街上,葡萄牙政府坦克车的振压行动后,我开始产生恐慌感了。一直到了1992年我再次回到澳门时,我才把儿时的不安感,才一一抹去。
第二次搬家时,我已十四岁了,因为在台北住的老房子是日据时代盖的日式木房,几十年中经过台风的侵害,已破旧不堪,必须拆掉重建了,但那老房子却是我少年时代成长时所有的回忆,也是祖母在世时,她总会惦记着我们一家的地方。我在那房子里,从澳门人变成了台湾人,学会在台北如何与本省人及外省人一起生活、念书、游戏。搬家两个月后,我回到老房子那儿看,只剩一片空地全拆光了,唯一熟悉的只剩我们常常喂食的野鸽子在空地上来回走动着。似乎和我一样在寻找熟悉的回忆。
第三次搬家是在房子重建盖好时,那已是两年后了。刚刚熟悉的士林又要离去了,这段时期我不爱与人谈话,因为我知道我很快就会搬家了。深怕分离时又有太多的伤感了,内心中已开始看清这一切了。这样的个性,似乎一直影响着我,两年后我在高中时,已开始离开家,自己在外半工半读了。因为父亲重病沉重的医疗费使得家中所有成员,都需要负担经济的问题了,我开始住宿在公司的宿舍中了。没想到就这样开始一直住在外面生活,从没再搬回家中了。在外生活时,也搬了十次家。小时候的不安,似乎一直伴随着我,但我已习惯面对环境的转换了,有时我们是无法改变生活的难题的。
2007年我回到父亲的老家沈阳,从一个台湾人变成东北人了,至今已有三年多了,我同样也在东北搬家三次了。从沈阳搬到盘锦去看爷爷张作霖的出生地,再从盘锦搬回沈阳,因为盘锦那现在除了油田似乎没有其它可发展的事做了,而且爷爷成长的老房子也不在了,现在只是一片玉米田了。也没有张家后人留在那了,只剩远房的亲戚还在耕田,但都是非常远的亲戚了。2009年时我又回到沈阳居住,也确认出一个亲人也没有在东北生活了,因为当年「九一八事变」时,整个家族都搬到天津了,但故事却一直留在东北直到现在。我整理好心情,开使于2010年也搬到天津寻找大陆留下的亲人,同时也找到唯一一座张家老宅未被公务化的房子,开启了「张公馆」餐厅,希望海外及国内的张氏后人能重聚在张公馆之内,在整修那近百年的老宅时,竟发现墙内还有另一盏窗,而那窗是爷爷奶奶所留下的,我将重新打开它。我想我是回到家了;但新的历程也将在天津写起了。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