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煮青蛙,房地产调控的火候可稍微加大一点


    上半年统计数据看,房地产的投资增速还是很快,达到同比38%的水平,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的水平,说明看好房地产仍然是投资者未来的预期,而房地产投资增加速度过快,一方面说明住房在民生中的需求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将房地产楼价调控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相对立有点牵强,二者不存在所谓的两难关系,类似的所谓两难困境也是好事者拿来说事而已。房地产房价走得太快就必然要均贫富。

 

    总体看,政府这次调控房地产的手段和策略应该是非常令人满意的。现在有个关于格林斯潘谬论:泡沫是不是泡沫,只有等它破灭了才知道。这个论点在中国的财经领域很流行。实际上,中国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我觉得争论它已经很无聊,因为,国民平均收入水平已经明显不能支撑房价,而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社会最高到中高收入层面的很多人手上有很多套房,而后进的80后90后凭自己的本事已经根本不可能买得起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居住困难,因为他们的父辈很可能已经为他们这一代准备好了巨大的超出需求的房屋存量,这就是中国文化决定的特有现象,而与之对应的是后一代人口会对前一代人积累的房产进行财富和利益再分配:不是在更大的蛋糕上进行分配而是在缩小的蛋糕上分配利益损失。也许等到现在的80-90后们退休而回顾往事的时候,他们会感激甚至仇恨现在这一代的社会精英父母给他们安排好的不劳而获的物质生存环境,让他们舒适而无所事事,同时可能将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为房屋而操劳当成笑谈,谁知道呢。我们这一代人在爱护下一代的良好愿望下正在成为谋杀下一代生存意义的杀手,真是以爱的名义在犯罪。

 

    中国的房地产是不能再扩张了,最后的出路也是撤旧房建新房,像广州市一样,这也许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但是,目前中国房地产调控确实不能一刀扎死,否则是自找危机,而目前政府采取的慢火冷水煮青蛙是个好办法,有序地挤压房地产泡沫,而不是刺破泡沫,用持续的低盈利甚至是负回报率让发展商和投资者资本从这个市场慢慢撤出来,将有点钱就玩房地产作践社会财富的阿猫阿狗们挤出这个市场,让真正的专业性强的发展商生存下去,让房地产行业恢复到正常的产业秩序中。

 

    而从目前的产业状态看,我们觉得社会承受能力还处于可控范围,但是,投资随时会反扑房地产,因此,政府在这种舆论和市场出现微妙僵持的阶段,不妨给房地产调控再度加大一点火力,其实只要出来谈谈房地产调控的未来计划和总结肯定前段时间的调控结果就能起到这种作用。在市场和舆论出现分化苗头的时候,加大一点火力对保持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持续性效果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