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产大豆惨败于进口大豆后,又有报道称,油菜籽可能将成下一个大豆,许多种植户改种小麦。国产油料的困局逐步显露。其核心因素,效益。因为效益不好,农民不愿种,企业不愿榨。为什么效益不好,产量低,出油率低,国家的保护价并不能带来种植户的良好收益,反倒增加了企业的压榨成本,千万亏损。
产业的问题要从产业的源头找起,国产油料的困局根源在于品种和规模经营的问题,即全面加速新品种的研发,提高单产,改善品质,让国产油料在原料特征上可与进口大豆抗衡。实现规模经营,在中国还需很长的时间和路程,但以合作社为单元、以已经出现的种植大户为重点的初级规模生产已经显露身影,只是需要企业把自己的眼光更多的投向广袤的田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坐等收购。生猪产业的竞争已率先迈向产业链的竞争,油料产业的竞争也要向产业链的竞争迈进。
缓解国产油料的困局,企业也要多想办法,在一个细分市场日益发达的时代,国产油料完全可以在非转基因产品的概念上有所作为,并配套开发不同层级的系列化产品,从而实现良好的增加值,这需要大型企业的带头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