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干部好像都是终身制的,而且好像还是稀缺资源。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换个位置照样当官,这种“官官相护”何时才能制止,请不要再“忽悠”民众了。
7月15日《新京报》有一则消息:目前,全国正处于主汛期,长江防总已向湖南、江西、安徽等多个省份防办发出汛情通报,要求全力以赴抗击洪涝灾害。在这关键时刻,江西丰城市卫生局却由局领导带队,组织豪华旅游团分期分批赶赴上海参加为期5天的观光旅游。此事经网络曝光后,丰城市“雷厉风行”地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处理,7月2日,卫生局局长甘志华被免职。然而,仅仅3天后,这位前局长大人就“重出江湖”,就任卫生局党委书记一职。
不管是地动山摇、还是泰山崩溃,丝毫动摇不了某些官员改变公款旅游的情结。抗洪期间,责任何其重大,然而,却照样公款旅游不止。有此“公款旅游情结”的当然不只是丰城市卫生局官员。就在全国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期间,滨州市工商局照样用公款组织旅游,在武夷山等地赴宴、游玩。
“非常”时期的“公款旅游”总是让我们义愤填膺,可处罚起来却总是充满着诡异之色。山东省滨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立勇虽然因全国哀悼日公款旅游被免,但半年后复出,任威海市工商局长。如果“半年后复出”还是一块“遮羞布”的话,将局长“处理”成书记,则是连“遮羞布”也不要了。
对官员的“处理”从来都没有“局长变书记”这一规定,官员“复出”按规定也要一年以上,但丰城市却“创造”了一项“全国记录”,不仅将局长“处理”成书记,而且时间仅仅只有三天。
既然局长不合格,做了书记就会合格?真乃天大的笑话。更为可气的是这也叫处理。“从局长变成书记,当然是属于处理。”这是丰城市纪委书记的话。或许从权力来说,书记是不如局长,但这也算是“处理”,完全是在羞辱公众的智商。为何对这位局长如此“爱护有加”?为何胆敢如此“忽悠”民众呢?
用公款旅游已属严重违纪,尤其在抗洪期间,性质只会更加严重,处罚也该更加严厉,可如此官员竟然受到如此违犯常规的“处理”,其背后那不可告人的黑幕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