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怎么看,就是一个为什么?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  为切实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已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

 
  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已经越来越浮躁、功利、狂妄、虚伪、悲观、压抑……?早在去年底,我的博文《2010,中国经济金融十大猜想》(发布在天涯、华声论坛和中国价值网),在第十大猜想里,我写到“黑天鹅效应频现,突发事件增多,引发全社会对经济发展的反思,对发展道路的自省,为中国真正的崛起奠定思想基础”。时间过去半年了,我的十大猜想也大半应验了,但就这第十个猜想而言,也许是我的一厢情愿。

  然而,我相信中央高层一定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从本月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重点宣传和组织学习《七个怎么看?》,到昨天国内的八大政治局常委集体参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们应该能嗅出了点什么。
 
 的确,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中国人“不患穷而患不均”的人性炸弹,在腐败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开始有可能被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引爆。即使没有突发事件出现,中国人的思想空虚、信仰真空、伦理丧失、金钱至上、道义不清……等问题,都已经开始演化成国人心中的炸弹制造材料的摧化剂。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巨大的,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巨大成只是相对于经济领域而言的。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反省一下,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承受巨大对生活压力对前途未来迷茫的时候,相反而只能用一些追求名利的偶像来填补内心空虚?为什么一些社会精英已经被现实扭曲得只能在腐朽的生活方式或变态的追求中寻找到一丝心灵的安宁?为什么本应该颐养天年的老同志现在只能用理解和不管不问来顺从子女儿孙的胡作非为?……当所有这些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相背离的文化和意识,越来越成为思想和文化的主流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是了应该问一问,为什么?对这些经济发展的同时所产生的问题,考虑应该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