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沸沸扬扬的唐骏学历造假事件彰显了当今社会的浮躁和功利,这些所谓的“精英”人群反复挑战着真诚和道德的底线,并且蒙骗了众多有志青年,实在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作为众人羡慕的“打工皇帝”,唐骏的成功哲学是,“会做人、会做事、会作秀是升迁捷径”。“第一,我有机遇,也很勤奋。第二,我会做人。”他觉得,性格是职业经理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他甚至提出了一个“成功4+1”的理论——1代表性格,其他四个分别代表:勤奋、激情、机遇和智慧。只要性格好,搭配另外四个里的随便哪个都能成功。他对“好性格”的定义是——不挑剔别人。“我把自己当成一个企业在经营。”
他的成功哲学其实就是工具论哲学,消灭个性,把自己训练成企业所需要的螺丝钉。而他的三做原则“做人做事作秀”,充满心机与计谋,更是张扬着投机主义的激情。以设计为先导的人生职业规划,无忠诚与诚实,炫耀的是泥鳅式的生存升迁技巧。可以说,是另一种赤裸裸的职场厚黑学。
一种肤浅的充满自我夸耀风格的所谓“成功学”的流行,离不开培育它的一个日益功利、短浅和浮躁的社会土壤。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指出,“今天这个世界混乱不堪的原因,穷根究底,是因为缺乏具有优秀资质的领袖人物。”没有正直、阳光的标杆,人们就容易迷失方向,善恶不分,最终将导致文明的退化,这是何等的可怕。
诚信的缺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悲哀,从经济学意义上看,会造成巨大的社会成本。试想,一个充斥着假货和欺诈的社会,怎样有效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何谈安全感和幸福感?现代意义上的诚信,其实早已不仅仅属于道德的范畴,而成为一种制度和一种规则。在全球化时代,WTO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游戏规则”。它要求所有成员国遵守统一规则,而这些规则实行的前提,是一个社会总体上的诚实和信誉。没有诚信,就是对法律、合同和规则的践踏,是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违背和挑战。
有人说,在功利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日益多元化,道德也处在剧烈的变化中,因此,我们可以摆脱道德的束缚来追逐自己的现实利益。这种想法很危险,任何一个有序社会都需要基本的伦理道德来维系,即使是道德边界在不断的退缩,我们依然需要有个底线。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绝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世间万物,真真假假,非有慧眼,很难洞穿,但是时间会验证真相,谎言与欺骗终有破灭的一天。感谢以方舟子为代表的正义群体,他们才是社会进步的希望。
我们呼唤道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