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二套房政策出台后,认房又认贷的威力险些被部分城市轻松瓦解。更有甚者瞅准松动苗头大做文章,试图用舆论把三套房贷政策顺势拉下马。近日北京相关五大部门及机构联合下发了二套房贷款认定标准的通知,通知严肃地将二套房贷标准拉入“认房认贷”的正轨。至此楼市宣告结束了贷款政策牵着鼻子走的逆境,重新回归理性盘整的大局。
京二套房标准尘埃落定 钻贷款空子难上加难
此番北京二套房贷认定标准出台的同时,也牵动了上海作出三种情况纳入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从而彰显出地方政府对于本轮调控的信心。史上最严厉的二套房标准则的出台致使房产投资成本大大增强,有望彻底摧毁炒房者的心理防线,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小范围的洗牌和波动。
与此同时,除北京与上海之外其余一二线城市必将对此房贷政策有所跟进,当城市众多的“点”连成有影响力的“面”,正如构架房屋权属系统一样,从城市到全国必将上演对炒房客的包抄式围剿。在市场中寻找不到生存角落的炒房客有望割肉离场,而处于观望准备入市的炒房客来说,也必然在徘徊后选择离场,楼市或将顺水直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房贷政策引爆调控力量 楼市回归健康发展
楼市在被新政调控这只猛兽袭击之后,走出的步伐便开始兢兢战战。原本就归属“政策市”的中国楼市,上至中央政策的直接出台,下达地方政府的细则接力,招招未落空的打在了楼市的患处。房贷政策作为最安全直接的金融杠杆,一路肩负着打压投资,确保房屋健康买卖的重任。
从“国十条”有关房贷政策的收紧条款不难看出,此轮调控深化重点之一便落在了房贷的头上。房贷政策收紧的初衷在于对房地产投机投资行为造成打击,然而在投资投机行为还未顺利从楼市清场时,部分利益群体便抓住了从政策下发到市场消化所产生的时间差,以及金融调控手段本身具有的滞后性,造成了市场上房价不跌反涨的恶行反馈,演绎出调控下楼市最后的疯狂。二套房贷政策也一度难逃“上有文件,下无落实”尴尬命运。
然而楼市调控并非走上了虎头蛇尾的老路,面对未达市场预期的反馈现象,二套房通知顺利引爆了房贷政策的调控力量,然而在炒房客被清场在即的同时,最初由于全国性的住房交易系统并未联网,仅有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是全国联网的,此项漏洞成为房贷政策的空子,让投资客们在部分城市钻的不亦乐呼。
吸取以往房贷政策难以奏效的经验,此次北京二套房新政细则在出台之际显然对市场基础做出了成熟的判断。在北京市房屋权属系统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政策将房贷“双认”一举拿下。对于正处在观望状态的购房者来说,在经历了2008年的暴雨后,在“买涨不买跌”心理惯性驱使下已经错失了抄底时机的住房消费者也已趋于理性。苦等抄底的成本是否是购房者可以承受之轻,想必每个人心中早已建立了一本帐。与其苦等抄底,不如在政策明朗的大环境下适时出手也不失为一条上上策。
二套房细则打碎炒房客的白日梦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