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工信部为规范市场竞争,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规范电信市场秩序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文中明确指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授权,可以经营3.5GHz、26GHz无线接入业务、有线宽带接入业务,以及与TD-SCDMA无关的网络元素出租出售等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2010年底前后,部将组织对TD-SCDMA发展指标和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视情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随着政策期限的日益逼近,宽带下一步的监管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从目前情况看,政策能否延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首先:中国移动自2008年开始全业务重组之后,其净增市场份额逐年下滑,甚至在局部区域市场已经下滑到50%一下。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得以初步缓解。因此,工信部可能不会出台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这点,可以从近几个月工信部对中国移动的微妙的态度转变可见一般。
其次,中国电信上升势头还是比较迅速。中国电信王晓初对于2010年年底实现9000-10000万用户还是有信心。从目前月均市场份额情况看,中国电信市场份额处于上升状态,尤其是在移动业务领域。
再次,三网融合成为趋势,如果一味实施非对称监管,可能既使得移动丧失了国际竞争力,也短期之内难以扶持电信成为国际一流企业,这显然是工信部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为此,德瑞电信咨询首席咨询顾问宋永军认为:政府可能既不会明确禁止移动进入宽带,延续686号文精神,也不会明确支持移动进入宽带。最可能的是采取灰色政策,默许移动在各地大规模建设宽带网络。这点可以从移动公司最近的fttx招标窥见一般。为全业务运营的践行者,中国移动集团始终关注着FTTx光接入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并在2008、2009年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PON设备验证测试、省份试点商用、建设指导意见总结等工作,最终确立了“GPON和EPON并重、优选GPON”的原则,即在同等性能价格比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选择GPON。 此次FTTx集采招标即实行了GPON、EPON两大技术一同招标的模式。而从集采结果来看,GPON建设量占此次招标总量超过90%,成为中国移动集团发展固定宽带的主流技术。
一旦移动进入宽带领域,最有可能的就是采取低价倾销战略。因为,电信投资属于沉没成本,移动公司需要快速收回投资。尤其是随着国资委的EVA考核制度的改革,移动公司需要注重资本投资效益。这就使得移动公司需要短期内迅速扩大宽带用户规模,和其移动互联网战略遥相呼应,最终实现泛在无线网络的布局,抢占市场高端。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将对电信非常不利。一是移动公司的宽带战略将直接将战火引到电信的核心利润区域,电信宽带利润下降将不可避免;二是宽带是目前电信的生命线,宽带受到挑战而移动业务根基尚不稳定,电信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局面。
当然,这一切都和686号文相关,未来市场如何还需要具体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