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自己来自于对目标计划的坚持行动


小龙:杨老师你好!我最近真的很矛盾,就是我感到那种整天除了学习以外,整天感到无所事事的状态太不好了。我最近也看了几本关于理想计划的书,《EASY谈效率》,《学并快乐着》,《做最好的自己》,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因为我小时候是一直希望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并且现在我也是比较固执的想朝这方面努力的,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因为我看的书他们都说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接触,在实践中一步步的去找到自己的理想兴趣,而我现在的理想似乎没经过什么实践。而且我本身就是那种比较内向的人,平常学习的时间就比我们班的人多不少,也没参加什么活动,因此空闲时间就很多,上学期是太多时间就在这样得情况下浪费了,现在我想去做些什么去很大的改变这,但是其实可能也改变不了多少。我这人总是对事情和自己的期望过高,对自己太求完美,因此常常一点小事就弄得我很不高兴。不过现在可能是我心态变了一点吧,我对此的感觉还明显减轻了。另一个就是我担心自己是不是选错了理想,我也知道就是要成为一个科研人员也必须具备做人种种的素质,因此也必须去参加各种活动去提升自己。另外和让我担心的就是我的强迫症,年假回来我感到自己明显好了许多可能和家里轻松的气氛有很大关系吧。可我现在来了两个星期了我发现它又开始反弹了……这是我那天感觉状态不佳时写的一段文字:我现在明显感到现在和刚来时相比那种现象明现加重了,我不想再写这了,因为我再也不想陷入那恶性循环了!可我还是想写一下,发现一下这其中的规律,顺便安慰一下自己。我这学期本来挺自信而来的可……

难道搞笑的学习和强迫症就一定矛盾吗?还是与那种一心想学好的心态有关呢?我感到自己想要学好,一定要做得好一些,欣慰笔记毕竟我想成为各科研人员吗。可为什么我的思想总是那么狭隘呢?我该怎么做我的出路在哪呢?我想多几本书看看,我想订好理想目标计划一步步走下去,这行吗?我想开阔我的视野,我想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幻想的用成功同心圆成功。我现在迫切的想确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计划却安排好我的时间,如果我还没什么改变的话,我肯定会失去信心,并且在也不会去相信那些书了!我很想确立那个理想可我又很犹豫我该怎么办呢?

杨永龙:你好

小龙:老师你好,我感到自己真的是陷入了一股泥潭之中。

杨永龙:我们先谈谈你希望能成为一名科学家的问题,这个追求非常好。现在我的问题是你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小龙:好,我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得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杨永龙:你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呢

小龙:生物技术

杨永龙:呵呵,这很好,如果把这个专业学好了,那么你就向科学家的目标迈进了一步

小龙:这我也知道,可是关键是我干怎么做呢,我只是大致的指导我该怎么做。可我却不及到自己真正具体该怎么做?

小龙:比如说我觉得首先我要学做人,可如何作才能培养做人呢?

杨永龙: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有必要先说一说,科学素养和健康人格。所谓科学素养就是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所谓健康人格用奥尔波特的话来说就是①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②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③有安全感;④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⑤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⑥客观地认识自己;⑦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从你所写的信来看,你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应该没有问题,至于批判精神则需要在我们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

在健康人格方面,首先你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学习中你也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

小龙:还有我想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想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些我觉得都很有道理,可是在线的这种具体的情况下我具体改作甚么呢?这些似乎有些抽象我具体做森么能提高这些我还是很彷徨?

可说实话,我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大好,因为最近我发现我是那种爱钻牛角尖性的人,思考问题往往就钻,缺乏整体意识,最近我觉得自己要是在整体上下一番功夫就不会那么多时间听不懂课了。

杨永龙:“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其实都包含在你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之中了,那么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学好目前所学课程的具体行动,并按部就班的执行好这个计划,当你把这个计划用大学四年的时间执行好了,那么你的所具体的当科学家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小龙:可应该还还有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真的我觉得我在生活交际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我并不是那种外向的人,说实话我这人很缺乏勇气唯唯诺诺的,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是我无法安心学习,因为我一进教室就会感到

杨永龙:你说“我的思维方式确实不大好,因为最近我发现我是那种爱钻牛角尖性的人,思考问题往往就钻,缺乏整体意识,最近我觉得自己要是在整体上下一番功夫就不会那么多时间听不懂课了”其实除了学习课文的思想和思路之外,科学家所具备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想独特的方向钻研

你说“可应该还还有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真的我觉得我在生活交际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这是你把科学家看成是完人了,其实一个真正搞科研的人,正是有一股子钻进的人,而且许多世俗的东西也是需要舍弃的。比如陈景润除了数学研究的刻苦钻研之外,其它方面就非常不适应。所以要当科学家,就先把那些世俗的东西放下,努力把自己的专业学好

小龙:可我这种钻往往会把问题想复杂了,而且还浪费累很多时间,有时一看别人的解法那么简洁就知道是自己想错了,而且我想的往往就思路不对!可是我对这种本来很容易适应的不适应感到非常难受,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还有生活我得去适应。

杨永龙:那么你就不要去有意识的去发展自己所谓的科学思维了,先把课本上的思想方法学会学好

小龙:我认为只是想学习就太狭隘了,必须得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团队精神等,而且光学习我的心理问题一定会加重的。可目前的关键问题就是我的强迫一想我有时候一团都摆脱不了他.

杨永龙:你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小龙:学习啊,可是……

杨永龙:既然是学习,那么学习有错吗,难道学习不是在开阔思维和视野吗

小龙:没错,是啊

杨永龙:在学习之余与室友同学进行体育娱乐活动,以及玩耍难道不是在发展和提高人际关系和发展团队精神吗

小龙:是啊,不过我实在是比较内向,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不过我一定行做的话我还是可以做好的

杨永龙:其实只要你在课余时间到操场上与同学们打打篮球什么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就逐渐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起来了,用不着刻意去做什么。你说“我看的书他们都说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接触,在实践中一步步的去找到自己的理想兴趣,而我现在的理想似乎没经过什么实践”难道你现在投入专业学习不是实践吗?难道给自己确立考研究生,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不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吗

小龙:是啊。可是现在你看,老师,我同学他们有很多都去打工兼职什么的,有的去打球什么的,我是不是也得找活干干什么的,我知道这不对可我还是认为参加这会让我与自己的理想背离,因此我很犹豫,我可能就是太盯住那一个目标了

杨永龙: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就需要静下心来专注的干自己所要干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考上研究生就等于实现了当科学家的第一步目标

小龙:可是我现在最棘手的就是我的强迫症问题,我太敏感了,我觉得自己要是他人的性格就好了……是啊,那你说这与我多参加活动,找活干矛盾吗?以前我老是很排斥这些选择

杨永龙: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追求,所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项,并执着的追求,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龙:不过我真的是觉得我该加入这些因为我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自己的光学习产生的,我觉得要学好习还必须参加这些去调剂一下,你对这方面有什么建议吗?

杨永龙:有这个方面的想法很好,那么就顺着自己的意愿去做好了

小龙:对,可我心里还是有一丝的排斥,因为我潜意识里还觉得这矛盾,是不是等自己做了才知道矛不矛盾?

杨永龙:呵呵,是的,放开过多的想法,投入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小龙:那我现在确立自己的理想,确立自己考研,并在生活中确立一个个小目标并去写下自己每星期的任务并去完成完成它,就行了是吧?可我要完成的小目标太多怎么办呢?

小龙:是同时要完成几个小目标?

杨永龙:大目标之下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你考研究生这是大目标,学好英语、每门课程这是长期目标

小龙:这一切都得事先弄好对吧?但这些洋一个目标:考研是什么目标呢?

杨永龙:中期目标就是本学期各门功课达到良好或优秀

小龙:那短期目标是不是学好这一章?

杨永龙:短期目标就是章节考试中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每一门课程一个小目标,当然要同时完成了

小龙:说实话,我们这只有期末考试,而且他那试卷确实似乎只是为让大多数人过而编的,突击一下就能过,拿这些目标的标准应该不只是试卷吧

杨永龙:当然你要考研究生,那么你就应该把书看全看仔细了

小龙:对,那我得平时就能多看一下书,多做一些题了,那你说看一些课本外的有关这方面的有必要吗?

杨永龙:其实,看有关方面的也是必要的,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小龙:那比如说看物理学那些看似并不与专业很有关的也行吧?还有是不是学习方法不是刻意追求的?还有关于学习课本上的思路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杨永龙:先学会课本上的思路和方法,当自己熟练掌握了,那时候也就会灵活运用

小龙:那思路方法究竟是么呢?我似乎在此陷入了误区,不好啊好好做题,光想用什么方法学习用什么方法学习?。。

杨永龙:其实就是课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龙:就是他怎么解的题,怎么处理的这个问题?一个原理一个解题方法,那你说我老是追求学习方法却学不好习,是不是错了?

杨永龙:关键的是学习课本上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是想方法是什么,怎么样的是方法这些无意义的问题上

小龙:我对这些问题的人是确实不是那么清晰。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具体一点吗?我说的方法是怎么学好戏的学习方法?这也无必要是吗?

杨永龙:其实学习好的方法应该在中小学已经形成了,比如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后复习,并充分运用记忆规律等,我说的是你想那些方法而不是投入到具体的行动中的空想,这是毫无意义的

小龙:再问你最后几个问题。我基本也是这样可我总想着会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能具体一点吗?还有我学习中很缺的亮点就是学的不透不系统,,(虽然都看懂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课本一般我仔细看了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基本都有会了再看也没什么意思了该怎么办?

杨永龙:对于这些问题,我觉得你完全没有必要去总想那些,而是投入到具体的学习行动之中来。从你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是你没有学会看书。

小龙:问你的这些问题就相当细了,其实我也模糊的知道但只是模糊的知道因此对于怎么做就很是问题了,怎样才能让他清晰坚定呢?没有学会看书?那就我的情况,你能最后给一点建议吗?谢谢

杨永龙:下面我就提出如下读书的方法供你参考:

第一,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等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四,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五,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六,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七,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

小龙:谢谢你的回答,再见。

 

小龙:你好,今天我主要想问你一下有关心理上的事。

杨永龙:你说

小龙:我想说的就是,1,我现在强迫症不是多明显了,但还有很多其它的事比如我对事情似乎忒别的敏感。就是一件小事,我却特别的在意到了似乎一连几个小时都在想那事的的程度。2,我似乎很急,比如说吧我突然想到现在得做什墨,而我却没做,那摸我就会老想着这件事,很急,做什摩心理都很急燥。

杨永龙:这就是你完美主义性格的表现,完美型的人一般要花60-90%的时间去想、去计划,而做事却只有20-30%的时间,其实等于增加了自己的自责和追悔

所以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和人,我们只能接近完美,而不能做到完美。同时不要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允许自己有缺点,因为任何人都有缺点,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学会善待自己、宽容自己和接纳自己。

也只有善待、宽容和接纳自己后,内心才会从冲突中平静下来,这样才可能走出强迫症。

小龙:第一个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吧比如说吧再跟同学聊天时自己有一句开玩笑过了的话,正在学习别人告诉我你实验报告作的不好,我就老想,忒别的敏感。

悦纳自己?可我觉得这似乎是我敏感粘质的性格造成的

杨永龙:这就是你过于完美的表现。接纳症状。在这里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我曾经打篮球的时候碰伤了膝盖而结成了一块疤,我能做的是什么呢?自然是接纳结疤这一事实,让它顺其自然的自我修复--不去管它,等到这块疤痕下的皮肤完全愈合后,疤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脱落而消失。如果我们把这块疤痕比作为强迫症,看看我曾经做了些什么呢?因为这块疤在膝盖上而特别痒痒,所以我每天把裤子卷起来看一看、摸一摸、抠一抠,恨不得让这块疤立刻消失掉,看、摸、抠的结果怎么样呢?越抠越流血,越抠伤疤越大而且感染化脓了,不得已打了八部吊针,而且把化脓的地方包扎起来,解除了看、摸、抠把就好起来了。所以,面对已经出现的症状,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唯一能使我们好起来的做法就是接纳它,不把它当会事情,那么症状就会在我们这种容纳的心态中减轻很多,并且就会顺其自然地逐渐消失。

为当所为。我们每天都有许多该做的事情,比如吃饭、睡觉、聊天、学习、娱乐、工作、逛街,扫地、洗衣服、修理东西等等,只要你认真的去做这些事情,同时努力把这些事情做好,让自己没有时间理会症状,久而久之就会让自己形成“为当所为”习惯,那些强迫症的症状就会消失。

变“想的多做的少”为“做的多想的少”。

放弃“摆脱”。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强迫症的治愈=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心理现象=为所当为。要接受你的症状,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你只有完全地接受你的症状了,把它当作你身体的一部分,那么你才能对症状不敏感,才会使你的注意力更容易地放在客观现实中你该做的事情上。只有你把注意力放在了你该做的事情上,那么就会忘掉摆脱,就会脱离对症状的敏感。

小龙:我想说一下,和以前相比我现在的症状好些了,有点回到得强迫症之前乱想走神。呵呵,那你能具体说一下遇到这类问题该怎摸办?

杨永龙:走神的时候你可以用橡皮圈弹击法,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发现自己走神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所做的事上来

小龙:比如说我以前见班里的人,都不大招呼,现在基本上打了就比较好了,悦纳自己和改变矛盾吗?

以前你不打招呼,你会觉得别人看不起你,现在你打招呼,别人对你也很友好,其实与别人打招呼是你内心的规律,所以我们顺着自己内心的规律走就是没有问题的

小龙:还有比如说我做了一件什么小事,我有时侯就老想别人会不会想我是针对他才这摸做的?别人会不会?

杨永龙:悦纳自己是接受自己的特点

小龙:接受自己的特点?

杨永龙:比如,内向的人交到生人会紧张焦虑,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要接受自己的这种紧张焦虑,带着紧张焦虑和生人交往,承认症状是你身体的一部份,并接受你现在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

小龙:现在的状态就是正常的状态?现在的状态还行就是还得不断改进

杨永龙:我要去上课了,五点以后在聊

小龙:好

杨永龙:要想摆脱强迫,最好的方法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既接受这些症状的出现,然后不去管它,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些症状就会在你做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消失。强迫症患者很多时候,都是以情绪作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比如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就不想吃饭了、不想工作了等,这时如果你真的不吃饭了,不工作了,那么你就没有为所当为,必然很难走出强迫。所以这时你就要用意志让自己去吃饭,去工作,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并在这过程中真正地融入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渐渐地改掉以情绪为准则的行为方式。

用意志去努力生活与顺其自然并不是矛盾的,更不是对自然的压制,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种相互的容纳,简单讲就是带着症状去生活,是一种即便情绪不舒服,也要继续生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小龙:我想问一下,你说的顺其自然中的自然是什么?

杨永龙:顺其自然就是顺自身的身心特点来自然表达自己

小龙:比如说我今下午打完篮球去上课,上课时我发现,自己的鞋破了一点,当然现在也感到难受可比以前轻多了,我想换鞋今下午我就换了,还有比如说我想弄几下衣服{上课时}就不断的弄几下,这些有看似正常的有看似不正常的,那这里什么是自我?

杨永龙:鞋子总是从新到旧的,出现一点破损也是很正常的,既然觉得不好看,那么就把它修补一下,这就是自然规律

小龙:自然规律?不是顺从本心吗?是自然规律和本心有差别的

杨永龙:上课时怕衣服上有灰尘,或有皱折,摆弄几下也是很正常的,摆弄几下属于自然规律,顺着自然规律去做有什么不正常吗

小龙:没有,就是我自还有一些看似不正常的,比如说年假前我一进教学楼就必须大便{别笑话我},不去心里就很急学习学不下去,有时一天三四次,我觉得这和我学习的心态有关,年前我老是想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去学习,否则就等于零,必须这样那样,现在也还有点

杨永龙:那就去大便好了,这样就是顺自己的规律去办事,有什么问题呢

小龙:那顺的就是本心吧,可我又觉得这是很不正常的

杨永龙:你本来的状态就不错,但是却要强迫自己再来一个最好的状态,反而让自己难以静下心来,这就是违反了你自身的规律,不正常在什么地方

小龙:因为我以前都是每天一次,而且别人基本也是,而且经常这样对身体也不好。你说的很对,我就是老苛求一个更好的状态

杨永龙:刻求的结果是不是画地为牢呢

小龙:画地为牢?有时候学的也很好,但很多也是反而让自己学不下去了

杨永龙:怎么样才是正确的“顺其自然”呢?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在认识的“自然”的前提上,不去在意那些有“自然规律”的情绪或杂念。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比如我们把平静的湖水比做是我们的思想,而把向湖水里投石所引起的涟漪比喻成影响我们情绪或杂念。那么你说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制止涟漪不断的产生呢?是继续向湖水投石头还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涟漪呢?答案当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顺其自然”。

小龙:那关键在认识“自然”吧,我觉得自己一些自然认识的还不好怎么办

杨永龙:为了能让“顺其自然”对你的问题产生效果,就得结合“为所当为”。也就是说,你在“顺其自然”的同时,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观的现实中,该工作就去做工作,该学习就去学习,该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当然也许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困惑你的观念、杂念仍旧让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们是迟早会自然地消失的,并努力地去做好现实生活中你该去做的事情。那么,那些杂念、情绪就会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根据你的情况,我们就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个强迫症究竟是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心理现象+摆脱。所谓正常心理现象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强迫动作,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锁,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策划案,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强迫是组成人这个个体的一个元素。强迫,好比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红细胞一样,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且是人体所不能或缺的部分。而不同的表现来源于其数量的多与寡。过寡,则贫血;过多,则血液过于黏稠。所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在强迫的一个连续谱上。略微带些强迫,反倒是我们的健康必不可少的。很难想象,缺少了这样的元素,一个人的功能会是什么样,也许根本无法生存。

小龙:你是说强迫是很正常的,在现实中只要顺从自己的内心去做就可以了,同时做好目前的事,但现在还有一点问题就是无法在当时的情况下去做的怎么办、还有我感到自己还必须正确的认识自然,就像我现在感到自己不必那样学习,那怎样更好的认识那

杨永龙:自然就是自身存在的特性。比如明明已经锁好了门,可是总是觉得好像没锁,要浪费几分钟回来检查一下;明明已经做得很好的策划案,非要一遍遍地检查是否有错误;无意识的摸兜里装着的钥匙或钱包等等,这就是自然的表现

小龙:自然就是顺着自心去做。并在这一过程中就是不断去找那样做更适合自己就哪样做是吧?

杨永龙:是的,只不过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此时此刻要做的事情的行动上

小龙:我想说一下我目前的情况,我现在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多了,我想体悟好的学习方式我想要更加有活力跟家有热情而不是郁闷,所以我现在一直练打蓝球,学双节棍,都还不错,现在我感觉自身的的强迫症明显好些了,有这方面的原因是吧啊?我一般是避免他的出现,出现了我就或者去做或者站起来别在那了听音乐什么的,再就是加上这样行吧?那再问你比如说今天早上我碰见了我们班三个女同学我去打招呼了但我感到自己居然比女生还腼腆,说话动作都很拙劣,据老想,这样的是有很多,比如说同学告诉我你实验报告的了88分,最低分86,我也老想什么原因?怎么办?

杨永龙:其实出现腼腆,也很正常,毕竟不是跟女孩子很熟,也经常说话开玩笑,所以出现腼腆是很正常的,至于考试做作业,已经做完了错误是要分析的,这样以便于查缺补漏

小龙:不是啊,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太多了,我老是想,

杨永龙: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小龙:可我老是在想哎呀这么差,别人会不会以为我因为他才……怎么比女生还腼腆就是太敏感疑虑太多了

杨永龙:你的性格属于内向的吧

小龙:是啊

杨永龙:内向的人有什么特点呢?你掌握了吗

小龙:内向的人不善交际,不太敢发言,不敢表现自己,活动参加的少……

杨永龙:不善交际是不是有腼腆的成分存在呢

小龙:存在

杨永龙: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龙:该多参加些活动,多说敢表现自己,有勇气,总之锻炼自己突破自己,朝最有利自己的方向做

杨永龙:这些都是对的,但在具体表现的时候是不是也让自己的腼腆自然表现出来呢

小龙:我恰恰觉得应该装作不腼腆,毕竟行为可以改变思想吗。

杨永龙:你不觉得让自己自然表现会让你更舒服么

小龙:自然表现我会觉得我怎么那么....装一下反而可能更好

杨永龙:你不觉得装一下会让你表现的更差么

小龙:压制住,装一下表现会好一点,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那吗敏感那么易受小事干扰大大的干扰

杨永龙:这就是你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的缘故

小龙:或许吧,那对待这么敏感疑虑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再说一下不只那一方面

杨永龙:强迫症患者认为的症状,其实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非常正常的、必然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和我们人的吃饭、睡觉、呼吸等是相同的,所以真正的痊愈并不是去除症状,而是接受症状的正常性。让原本正常的东西恢复正常,你就不会对它排斥和关注,你的情绪也就平静了,你也才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你该做事情中,所谓的症状也才会在你做事的过程中彻底地消失而痊愈了。

小龙:你是说接受那些疑虑,带着它们学习生活

杨永龙:是的,当事人要觉知自己的症状,觉知症状的意思就是说当某一个引起我们不安的念头出现并持续地影响我们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此刻真正使我们不安的不是念头的内容,而是症状,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个症状,是这个症状在影响我们,使我们不安。

小龙:我们再聊一下有关学习的事吧。你说的学习方法很对,可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我不知自己是错在了哪里。上学期我么开的可有高数,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最难的高数相对容易一些。平常我也比较重视这两门,高数我一般是课前预习,课上做笔记(我笔记自认为做的还行),高数我是几乎都听懂了的那种,课下我又复习,作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很不足的就是我基本上只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过了一张我也不去勤复习,最后复习我就忘了不少了,我又想结果学的很全,就没看笔记,也记不清老师怎么讲的了,课本我确实是之前看了不少都会了,而且看完得多长时间。我就做题发现做题也没什么收获,想做试卷但最终没买,最后也就这样过去了,复习地挺浮躁的,最后考试却只得了71分(我们班很多80多的),很郁闷的是哪些平常几乎不怎么学的,不怎么听课的,最后复习都考了80多,我的无机化学,倒是最后了我比较喜欢看看不懂的没看的课本,做题考了85(比较高了)。那我到底是高数拿出错了?二姐我感到平常学习还忘了,跟突击差不多,平常到底怎样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呢、怎样复习呢、

杨永龙: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不竭的动力源泉。只要你在平日的学习中做到课前预习找出重难疑问;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认真思考问题注意归纳,主动发言收集激励因子,那么你学习的兴趣就会更浓厚,你一定会更加喜欢文化课程的学习的。

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耳、眼、脑、口、手并用,勤练习、多质疑、勤思考、重归纳、多应用,要注意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在学习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果的一个重要策略。课前预习就是每节课前把本次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以期在课堂学习中得以解决。

2、课堂学习。在课堂上要尽最大可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尽可能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对于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疑点要认真思考,通过听讲来解决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听课检查和锻炼自己的思维。并且不要满足于老师的思路,应多思考一下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或可能。课堂的学习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老师讲你听,另一方面通过把你的反应反馈给老师,使老师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是否被你理解。因此你要积极地思考,认真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老师了解你现有的思维水平。要认真做好听课笔记,记下课文的要点、重点、难点,老师的解释、提示和见解,自己的疑问和理解。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灵敏的脑袋也无法抗拒时间的消磨。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学习法,它可以帮助你克服大脑记忆的限制,提示你回忆课堂教学内容。但是做笔记不能成为对教师内容的机械复制,它同时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做笔记一定要取舍得当,详略适中,重点是老师提示的重点和自己不会的难点。记笔记的过程必须科学分配自己的注意力,针对科目的难易有所侧重:对于较难的科目,可以50%的时间听讲,50%的时间记笔记;对更注重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科目,90%的时间听讲,10%的时间记下提纲就足够了。笔记必须要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才更有价值。

3、课后复习。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进行积极的回忆和必要的重新学习,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总体理解,减少遗忘。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刚开始遗忘得较多、较快,以后遗忘得较少。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可以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即在遗忘尚未产生之前,通过复习来避免遗忘,所以,在复习时要注意复习的时间安排。

根据有关研究,有效的复习时间安排是: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

第二次复习,当天晚些时候或第二天。

第三次复习,一星期左右。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左右。

第五次复习,半年左右。

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复习,可以比较有效地对抗遗忘。

小龙:当事人要觉知自己的症状,觉知症状的意思就是说当某一个引起我们不安的念头出现并持续地影响我们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此刻真正使我们不安的不是念头的内容,而是症状,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个症状,是这个症状在影响我们,使我们不安。这是什么意思?

杨永龙:这个时侯就应该立刻醒悟到此刻影响我们的已经不是这个问题本身了,而是强迫的症状。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继续想下去,接受停止不想后的不安,而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融入到生活中的实践中去。

小龙:是我强迫去想?可我觉得是自不由主啊

杨永龙:正因为是不由自主,所以需要你的觉知

小龙:可按你说的不应该带着这去学习生活吗

杨永龙:你是不是理解错了

杨永龙:我说过无论多么痛苦也要带着它投入到该做的事情之中去

小龙:是带着不去想去投去投入,不是带着这本身投入?

杨永龙:投入到该做的事情之中,做事情的时候就自然而然把那些想的事儿给排挤掉了

小龙:那关键是症状本身是什么意思

杨永龙:你是不是要把我带进文字游戏中去啊

小龙:不是啊,我可能有点困了,真是“折磨”你了,哈哈,拷到MP5上再看看吧。现在问题基本就这些,我再看看吧。谢谢你的回答,我得回宿舍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