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思考


     这些年,我从公路物流、城市配送体系、餐饮及旅游服务业、城市形象和品牌等多重视角,关注广州的交通问题,但毕竟这不是我的专业,因而,也就没有专门对此进行研究。这次,投标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项目《打造广州市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对策研究》,就是想借机集中精力思考一下这个课题。比较幸运的是,主办方同意由我来负责这个课题了。昨天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谢博能一行五人到访流通经济研究所,专门送来了课题合同,并与课题组成员平海教授、彭雷清教授、蔡海珊主任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吴丽敏、黄冬琴、吴单进行沟通交流。

         根据要求,课题将会对目前广州所有交通工具、交通手段和交通载体的连接性进行系统摸底和排查,找出广州城市交通中较突出的问题和主要矛盾,根据目前广州的交通基础条件和立体网络水平,提出近期和中远期不断完善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措施。此外,广州市政府部门以及社会资本在未来广州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和完善中所充当的角色和作用、广州现有的交通指挥和调控体系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都是本课题重点关注的问题。      

  不可否认,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内河运输、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市政路、城市地铁、城际轻轨等十一类交通工具和公路、港口、机场、轨道四大交通载体在内的现代化立体网络体系,是珠三角和华南最大的交通枢纽。然而,由于体制、投融资、建设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各类交通形式和网络在三十年快速扩张过程中,从规划到管理大都是单独进行,自成一体,因此,在不同类型、层次和不同区域的交通网络之间,其连接性、联合性等都较差,未能真正形成一个高效、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因此,如何从广州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后工业时代城市交通文明角度出发,在充分调查和掌握广州各类交通工具和载体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制约和影响广州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的各项因素的分析,找出建设和完善广州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实施步骤和对策措施,从而为彻底根治和解决广州的交通难题提出总的决策方案,就成为我试图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试图从以下七个方面去思考:1、目前广州所有交通工具、交通手段和交通载体的对接现状如何?断点、缺口、死结和密集点分布如何?2、影响和制约广州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有效对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3、为了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立体化交通网络,如何实现硬件配套、软件配套、管理配套、投融资配套、政策配套同步推进的立体化交通大变革?以及中心城区市政道路如何与市外交通体系实现有效对接;4、国内外其他城市在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过程中有哪些可供借鉴的模式、经验和教训?5、如何根据目前广州的交通基础条件和立体网络水平,提出近期和中远期不断完善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措施;6、广州市政府部门以及社会资本在未来广州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和完善中所充当的角色和作用;7、广州现有的交通指挥和调控体系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总体说来,我重点从商流、物流、人流和车流如何畅通,来考虑广州如何的立体交通问题,并对我经常谈及的收费站问题、断头路问题、规划问题等进行归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