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google在用内核架构整个互联网的核心
新闻事件: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日上午10时就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等情况举行了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对有关谷歌中国公司Google的问题做了介绍。
张峰说,谷歌中国Google在中国注册的合资公司,也就是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于6月29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了年检的整改措施,承诺将继续遵守中国的法律,承诺明确知晓所提供和接入的信息服务内容保证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57条所禁止的内容,也就是说,不存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煽动民族仇恨、宣传封建迷信、破坏社会稳定、散布淫秽色情暴力恐怖以及诽谤他人等相关内容,并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经审核,其年检整改事项基本符合规定。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北京谷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年检结果为经整改后合格。至于提到的它在香港的问题,这是企业本身经营者的自由。
也就是在6月28日谷歌中国在其官方博客发表:未来几天,我们将全部停止自动指向,让所有中国用户都直接访问这个新页面——今天,基于这样一个新页面,我们重新提交了 ICP 牌照年检申请。
早前谷歌一直使用的域名跳转链接,随着国家对互联网管理力度的加大,谷歌不得不将域名跳转终结掉,同时为了继续获得中国网络市场的份额,谷歌ICP年检时表示尊重中国法律决定。这表示谷歌现在还在寻找恰当的时机进入中国大陆,毕竟现在谷歌的很多业务还在继续开展。
谷歌中国的撤出;根据研究机构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在一份报告中说,谷歌第二季度在中国的搜索引擎业务市场占有率从一季度的30.9%跌至24.2%。而同期,其竞争对手百度的占有率则从一季度的64%上升至70%。
谷歌的退出,似乎是中国互联网尤其是本地搜索业者的胜利。其实,只是捡漏而已,算不上胜利,而且小赢根本不算赢。退出只是带来一些小机会、短期机会,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企业之间、中国与国外企业的竞争格局。
在谷歌退出中国大陆的三个月后,百度的市场份额微涨了三个百分点,李彦宏高调宣称,百度的竞争优势依然强劲。三个月后我们不仅思考百度如何用搜索这只手,打赢竞争对手的两只手或者多只手?中国搜索企业和谷歌的差距,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差距.谷歌属于互联网应用平台型互联网企业,google的架构是整个互联网的架构,不过分的讲,Google在领导、架构整个互联网的未来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经常使用谷歌产品服务的都是基于中国中高端网民的创新型需求,其产品酷,炫,通过免费开源的商业模式架构互联网的需求空间,不难发现谷歌谷歌撤出中国这一举动越来越代表着谷歌文化元素中的“不作恶也能赚钱”
其实不作恶只不过是谷歌的一种商业手段,在浩瀚的互联网中谷歌扮演着一种既免费,又收费的角色,于是谷歌开始全方位的开放竞争,全球、全网、全终端的竞争。即使谷歌退出中国并不代表google的失败,对谷歌来说,网页、资讯、图片等部分搜索业务以切换到.hk域名下的方式退出.cn,并不意味着失败。搜索只是Google的其中一项业务;Google在广告网络、Web分析等领域优势非常明显;在邮件、文档、相册、视频、SNS、地图等领域Google的全球服务优势也比较幸免;云计算等方面、基于移动通信的无线互联网平台等方面,Google也在领导潮流,手机操作系统、移动搜索、手机地图等市场占有率提高得很快,Google浏览器也不错。
最主要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完整的架构,在同一个平台之上,并非互相割裂的业务单体。对于Google是我一直以来的研究对象,也是任何互联网研究者无法回避的对象。Planet Google代表可怕而又无法抗拒的网络潮流。中国拥有一个又一个网站,但是中国互联网业者并不能从根本上缔造互联网、数字星球的核心架构,能做到洞察或者不逆潮流而动就不错了。
对于中国的搜索引擎而言,市场份额的增加是和网民的使用习惯和本土化市场策略有很大关系,在未来搜索引擎全方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就必须基于开放平台来架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基本上都属于产品、服务型企业。在发展战略、平台架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资本杠杆、全球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和谷歌等还是有很大差距。
我想对中国的百度说:赢得现在,赢得局部市场,赢得中文搜索,不等于赢得未来。单一搜索产品服务型企业,面对平台化竞争,可能有朝一日发现,搜索竟然成了互联网的信息洼地,有积水有积利,但不再是发展高地,更没有可能统领全局。平台化竞争阶段已经到来,而中国搜索企业、互联网企业都还是比较幼小的网络单体。我们所谓的开放平台,和Google、Apple、Amazon、Microsoft、Facebook等所谓的开放平台,不是一个概念,更不是一个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