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牛的校长
我去汶川灾区的时候见过一个人,这个人个子不高,黑黑胖胖的,岁数比我还大一点。我们两个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我就问:“您贵姓啊?”他说:“我姓叶,是某某中学的校长。”哎呀,我一听赶快站起来说:“给你敬个礼啊!你是名人哪!”
这个人是谁啊?这个人叫叶志平,就是被评为“中国最牛校长”的叶校长啊。我为什么要站起来给他敬个礼呢?在地震过程中,他的桑枣中学,一共有2000多个学生和100多个老师都列队站在操场上,没有一个受伤,没有一个死亡,真的太伟大了!
地震的时候,叶校长正在外地开会,闻讯后他开着车没命地往回赶,眼里含着泪,一直担心学校里的孩子和老师。一到学校门口,一看2000多个师生站在操场上:“报告校长,我们2000多个学生没有一个受伤的,没有一个死的,还有100多个老师也平安无事!”
我们为什么要尊敬这个叶校长呢?学校有一栋教学楼是上世纪80年代花了17万元修建的,没有经过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他亲自去厕所检查,哎呀,厕所的墙里塞的都是水泥袋。他一拽厕所那墙,都能给拽倒了。他觉得这样不行,就去化缘,到处向相关部门伸手:“你能不能给我点钱?”这座教学楼花了17万元盖出来,最后又花了40万元加固。他每年都要进行疏散训练,还总结了很多歌谣,教导学生在高的地方怎么跑,低的地方又怎么跑。这次地震的时候,全校2000多名学生疏散到操场,只用了1分36秒。有一个妈妈在网上写过这么一句话:叶志平就是活菩萨!
有人说叶志平是“中国最牛校长”。是啊!2000多个孩子一个都没死,全都给保住了,就是因为他去化缘了40万块钱来,把教学楼加固了,平时还训练孩子们在灾害来临时如何疏散。这就是学校的安全预案。
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区发生5.7级地震,造成10余万人死亡的悲剧。受地震的破坏,瑞昌市实验小学的三栋教学办公楼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墙裂等险情。一位老师说,幸好当时是周末,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校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震后江西瑞昌市实验小学师生们按年级依次在操场上分成六个露天大课堂,共同的一节课就是地震安全知识教育。老师详细讲解了在地震发生时如何避灾、避险、自救的知识。
在日本,大、中、小学校坚持不懈进行“避难训练”,且取得了很好的减灾效果,很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学校隔三差五地对学生进行各种生活能力训练,诸如家政训练、耐暑耐寒训练、竞走训练、还有避难训练。校方常常模拟各种灾害,地震、火灾、水灾的预警铃声,让孩子们听惯各种不同的警报声,培养他们冷静的头脑和应变能力。
比如遇到地震,学生懂得先将门打开,然后快速而秩序井然地逃向操场等开阔地,并注意不在高大建筑和烟囱以及狭窄的夹道内停留,还要避开高压线、变压器、易燃易爆等物品,以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损失。如果教室门已打不开,那就把书包之类的包袋或衣服套在头上,然后躲到课桌底下。
在家里也是一样,他们配合父母,选择家中一张最大最结实的桌子作“防震桌”,平时不许在下面堆放东西。正是这样的实践训练和不间断的教育,才使日本青少年从小就有忧患意识和防灾本领。
什么叫预案呢?
安全预案又称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犯罪侵害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
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有一条海底隧道,叫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如果坐船从海上穿过英吉利海峡,要6个小时,我坐过这趟船。但是现在海底有条隧道,坐火车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我们去英国肯特郡警察局参观交流。他们的警察跟我们说,海底隧道要着了火就没法救,但那儿有个大铁柜,铁柜里头有100个纸包,其中有一个纸包上面写着“煤油”。我就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呢?其中一个警察就跟我说,隧道一着火,你就闻一闻,如果是煤油味,你就赶快打开这一包,里边写着煤油有哪些特性、谁是煤油专家,这就叫做对策打包。
预案打包应该有10个
(1)水灾、火灾。
(2)地震。
(3)中毒。
(4)流行病。
(5)意外伤害。
(6)自杀。
(7)刑事案件。
(8)治安案件。
(9)走失。
(10)交通事故。
学校应该有这10个预案包,都打好了放在校长的办公室里。为什么不放在计算机里呢?计算机临时打不开或者中了毒,那就完了。
有一次我给一拨校长讲课,我告诉他们回去要告诉孩子们,小裤衩小背心,不许别人摸。有个校长是南京的,他回去了以后,集合全校2000名学生开会,说:“我在北京听了王大伟老师说,小裤衩小背心,不许别人摸,现在给你们留家庭作业,每人回家写一句警语。”结果这帮孩子回家后,一人写一句,第二天交上来,一共是2000多句。学校把这2000多句辑录在一起,印了一本小册子《我们的警语》。这是多么有效的安全预案。
学校的安全预案
2010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全国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校园血案。
3月23日清晨,福建南平市男子郑民生,在南平实验小学门口杀害8名小学生、重伤5名小学生。根据郑民生自己的供认,他原本计划杀死30名小学生。郑民生原来是位医生,据记者调查,在病人和街坊中有良好的口碑,他自称受到前女友及其家人的陷害,以及原单位领导的排挤,导致他42岁没有结婚,又失去了工作。
4月12日,广西合浦县西镇小学门前发生凶杀事件,杀害了一名小学生和一位老年女性。并使两名小学生、一名未入学小孩和一对中年夫妇受伤。广西北海市委宣传部称,行凶者系一名精神病患者。
4月28日,南平案的犯罪份子郑民生被执行枪决。但还没过几个小时,广东湛江雷州市雷城第一小学就发生行凶事件,一男子持刀砍伤15名学生和1名为保护学生而与歹徒搏斗的老师。据雷州市公安机关调查,33岁的犯罪嫌疑人陈康炳系雷州市白沙镇洪富小学公办教师。
4月29日,江苏省泰兴市泰兴镇中心幼儿园又发生恶性伤人事件,一名男子持刀冲入幼儿园,砍伤32人,包括29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官方的消息称,其中5人伤势较重,危重2人,但并无人员死亡。根据官方通报的消息,该犯罪嫌疑人名叫徐玉元,男,46岁,已婚,系泰兴市泰兴镇人,住泰兴市泰师路18号,近期没有工作。有民间消息称,其曾在事发地幼儿园当过保安,后来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辞退,因此心理不平衡。
4月30日,山东潍坊一男子骑摩托车携带铁锤、汽油,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名学前班学生,然后点燃汽油自焚。
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圣水镇林场村幼儿园(民营)发生一起凶杀案。犯罪嫌疑人吴焕民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5男2女)和1名教师死亡,另有11名学生和1名成人受伤,其中2名儿童伤势严重。
这一系列案件出现之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公安系统、教育系统和整个社会都迅速地行动起来。
学校的暴力突发事件,在许多国家都发生过。日本学校有震惊世界的暴力事件发生;美国是校园枪击案,也不是一起两起。在前苏联是恐怖主义袭击学校,发生过很多起。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别斯兰人质事件,其中有338个孩子被害。恐怖主义冲到校园里去以后,劫持了大量的孩子,家长们一听到这个情况以后,就往学校里跑,但是这时候警察的快速反应机制还不能延伸到学校。家长穿的是便衣,家长是有枪的,冲到学校里来了,学校里面的歹徒也穿的是便衣,也有枪,谁也分不清是谁,在这个混乱过程当中,大概有30多个歹徒趁机逃跑。犯罪分子就开了杀戒,大量的孩子被杀害或者是负伤,这个等于说是校园安全的反面教材。反思一下,如果说当时警察有一个安全机制的话,家长的脑子里有安全意识的话,这338个孩子的死,起码就可以降到最低的标准。
对于国内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所发生的这些恶性案件,我认为,其作案凶手手段残忍,应该受到最严厉惩罚。
一.作案凶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作案者均为成年人,40~50岁中年人居多。
(2)有些人受过高层次教育,并且有良好的职业。
(3)都属于社会或者工作单位中的“失意一族”。这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从这些特点里我们要找犯罪的深层次原因。
二.犯罪成因
(1)社会原因分析。
(2)犯罪人个人小环境分析。
(3)还应该重视加害人个体的研究,包括生理、心理、个人小环境等种种原因。“为什么把矛头都指向了孩子?显然是扭曲的人格和报复社会的心理。同时对生理的研究不能忽视,比如有些案件经常会给作案者扣上精神病的帽子,到底是什么情形,这都是应该认真分析的。
三.学校及周边是中小学生被害高发区域
三起发生在校园的砍杀事件其选择对象和作案手段极其相似,“被害人大多是小学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没有自我保卫的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逃。”校园的高聚集性对犯罪分子来说比较容易实施犯罪行为。
四.有些学校预案形同虚设
校园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学校安全预案必须要总动员。目前多数学校都有安全预案,包含内容齐全,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其次,校园安全预案多是快速反应对策,缺少事先防范预案。“目前很多预案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应该让它成为所有孩子头脑中的防范知识和必备的防范技能。”
五.三家联手:呼吁学校、家长、公安机关联动保卫校园安全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要痛定思痛,整个社会应该高度重视,特别是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和家长更要关注,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没办法面对孩子。学校、家长、公安机关应该联手采取措施保卫校园安全。
六.可操作对策
(1)迅速开展学校平安大检查。逐一查找安全隐患。
(2)迅速补充改写学校安全预案。以预防性预案为主。
(3)加强学校安全硬件配备,平安款项统一拨款到位。
(4)加强学校安全保安配备问题应该提上日程,大门门卫保安不少于二人。
(5)加强学校门卫制度。学校大门可以随便进出的行为应该被禁止,上课时不许会客。
(6)警察介入管片学校平安。警察、法官、检察官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的比较多,但是从现在突发的事件来看,建议警察负责学校校门的安全也要提到日程上来。学校派出所、分局,如果附近有学校有幼儿园的话,应该有警力来保护。
(7)教育部统编安全教材。学校应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保证每学期有四课时安全教育课程。一学期进行一次疏散演习。
(8)家长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家长更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比如女孩的性侵害问题,交通安全、意外伤害,这些在以前都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要告诉孩子们,我们周围不光有鲜花,还有大灰狼。
(9)每个中小学生应有一本安全教育读本。
学校如何制定安全预案
那么,学校应该怎样针对各种不同的突发事件来具体地一步步地进行预案制作呢?
艾克勒姆五步分解法
艾克勒姆是现在警察界流行的情报导向理论的鼻祖。1988年,他首先创立了预案制作五步法。现在,艾克勒姆五步分解法仍然是制作预案的理论基础。第一步:搜集信息;第二步:分析解读信息;第三步:战略设计;第四步:贯彻实施;第五步:科学评估。
第一步:搜集信息
艾克勒姆五步分解法第一步,搜集信息,应尽可能地搜集信息。比如说家里刚出生个孩子,我们就得问问左邻右舍,最近咱们身边有没有偷孩子和抢孩子的事件发生。当妈妈的就应该提高警惕,尽可能地搜集这些信息。现在把《孙子兵法》输入到计算机里,统计发现《孙子兵法》里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 “知道”的“知”,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天知地,胜乃可全”。那么“知”是什么?就是信息。对学校来说,应该配备专门的信息搜集人员,信息越丰富越好,这是制订预案的基础。
第二步:分析解读信息——空间地图与高发月历
我们把周围的信息都搜集到以后,要学会分析解读,特别是学校制定规划的时候,懂得分析解读非常重要。要学会画两种图,一种是空间地图,比如找一张某学校的地图,然后弄一张塑料纸盖在上面,把历次火灾、劫持人质、走失、自杀等事故发生地点,都圈上点,圈完之后,我们就有了一张学校突发事件的高发图。这个是跟我爸学的。我爸是个医生,研究食道癌,他那就有一张食道癌的中国地图。中国食道癌最多的地方是哪?河南林县,因为那儿的人爱吃酸菜。我爸就用红笔在河南林县那块地画上一条道。还有山东沿海地带的人爱吃咸鱼,也易得食道癌,我爸又把它标上了。学校的领导也要学会画这样一张高发区的图。
另一种图,是时间图。那些高发事故,一般都发生在什么时间呢?我们要把它总结出来,比如说我们总结出:“平平安安一二三,四月五月往上蹿。夏天多发强奸案,冬季侵财到峰巅。”这是一年犯罪的时间规律性。大家知道春节要防什么呀?防盗防火。一年哪一天犯罪最少?是大年三十,因为犯罪分子也要休息。还有哪一个月犯罪最少?2月,因为2月只有28天。这是脑筋急转弯,在统计数字上它最少。
大家知道,春节也就是在2月份,什么事故最多呀?“二月新春较平安,年前早把欠债还。庙会灯节少向前,儿孙不叫离身边。”一个是踩踏事故,一个是走丢事故,所以2月份去看庙会、去看灯一定要看好孩子。
第三步:战略设计
在绘制空间图和时间图之后,制订预案的第三步是战略设计。过去中医开药有个规则,叫“君臣佐使”。那么,什么是君臣佐使呢?就是说,有的药是君,是主要的、具有统领作用;有的药是臣,起辅助作用;有的药是佐,起引导作用;有的药是使,有促进功能。用现在的话说,这叫综合治理。战略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综合分析,全盘考虑。所以学校的安全预案一定得是一个综合治理的方针,各个方面都要想到。
比如说你是一个女孩,最近你的单位或者学校旁边出现一个色狼,你的对策预案是什么?对策是晚上不出去,结伴同行,买个报警器,让男朋友晚上出去接一接、送一送,还有晚上出去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这就叫综合治理。你各方面都要想到,这就是个人预案。
第四步:贯彻实施
制订出来的预案要使人人知道、人人重视、人人参与,这样才能保证校园的安全,保证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与实施。有了这些好的想法就得贯彻实施,不能想想就完了。比如说报警器上哪买啊?找王大伟去。买着了报警器,这才叫贯彻实施。
最后还要加大力度宣传,如果某个时间段,某个小区出现的问题很多,警察就要贴出预警,通知最近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我们警察干得也很不错了,经常告诉你要注意这个,注意那个,这就是预警。
第五步:科学评估
最后,预案制订好之后还要进行科学的评估,这是衡量一个预案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可行性的必要步骤,也是一个必须的检验过程。这个评估对学校来说非常重要。我们说预案有两个,一个是主动先发的预案,一个是被动反应的预案,主动先发的预案要提前到位。
我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某天早上我起来上班,去坐地铁,没想到看见地铁站口堆了四袋沙袋,还安了一个两米长的大铁门槛。你们见过北京地铁安铁门槛的吗?我在北京生活了52年,没见过这个阵势,这是头一次看见四个沙袋扔在站口。
我就问他们,这玩意儿干啥用的?他们说台风要刮到北京来了。可是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刮到过北京,但是中央气象局预报台风将刮到北京来了。大家就看着台风往北京刮,“呼呼呼……”刮到通县了,眼看就要刮到北京了,谁知台风一扭脸走了,还是没刮来。这下北京的老百姓不干了,就开始骂气象局,说气象局这帮人是吃干饭的,历史上台风从来没有刮到北京,你为什么说它能刮到北京?劳民伤财,弄四个破沙袋,又弄个铁门槛。这个气象局该不该骂?老百姓们骂气象局没有水平、没有经验。我却认为我们宁可误报一千次,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台风刮来而没有半点预防措施。台风要是真刮到北京,老百姓受了损失,死了不少人,塌了房子,那是坚决不行的。
预案原则和目标
预案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以人为本,观念预防;
(3)以主动、自救、观念预防为指导思想,坚持被动反应与主动提前的预防与应急模式。
目标
(1)学生、教职工零伤亡;
(2)杜绝大型恶性事件发生;
(3)一旦发生事件,将损失降至最低。
主动提前的预案和被动反应的预案
主动提前的预案(100分)
(1)警之于先,中止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加100分,满分。
(2)事先有情报,有预报,有防范,加50分。
(3)事先预案细致,训练有素,装备得当,加20分。
(4)事先宣传到位,学生有防范意识与防范技能,加10分。
(5)事先与其他部门建立互动机制,事发后联动有序有效,加10分。
以上是事发前主动预防的预案。
被动反应的预案(100分)
(1)零伤亡,加80分。
(2)快速反应,应对得当,加10分。
(3)消除负面社会影响,善后工作完善,家长与社会满意,加10分。
被动反应的预案有很多很多小的技巧,比如说学校要出了事情,校长和老师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警察没来之前,封锁现场。每一个老师或校长都要学会画这个封锁圈,第一个圈是80米,什么人都不让进去;第二个圈150米,相关的人能够进去;第三再拉一个1000米的圈,一般也不让家长进去。每为校长都要事先准备好发言稿,要不然真的出了事,死了学生,你说话不中听,家长就和你没完没了。其实无论出没出事、死没死人,校方都应该准备一篇发言稿。
我每次出去讲课,那些校长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就跟我说:“王老师,你别跟我们讲这个预防啊,我们不愿意听。”我说:“那你们愿意听什么呀?”他们说:“我们就愿意听学校出了事、死了学生,怎么划清责任事故,怎样做才跟学校没关系,你给我们讲讲这个吧。”我说:“学校的孩子真是死了,你去划清责任事故对学校有什么用啊?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避免孩子受伤害。”
家庭中的安全预案
家庭也好,学校也好,都应该有安全预案。家中制订预案的人是谁呢?是爸爸妈妈。父母们要知道,没发生突发事件时我该怎么预防?发生了我又该怎么办?这就是安全预案。
现在世界进入第四次警务革命,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核心词是社区警务,社区警务的理念: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警察是重要的方面军。注意,在西方人的观点,警察不是主力军,主力军就是家长、孩子。
每个家长都要通过这类事情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过去很多家长对防范意识很淡漠,他们认为我们周围都是鲜花,不认为也有大灰狼的问题,甚至我们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有疑问,说我们的孩子心灵这么的纯洁。讲这些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误导。
如果每个学生都有安全意识,如果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都有安全意识的话,那么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学生能够迅速地逃脱。
家长组成志愿队,
发现隐患要敏锐。
平安童谣送孩子,
防范要诀先背会。
(1)家长缺乏防范意识。我曾经多次地跟家长呼吁,要注重学校安全,但是很多家长,对安全意识不重视。
(2)家长自身就没有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总认为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是应该白给我的,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周围是有大灰狼的,而且大灰狼不只一只,时不会窜出一只来,在这个时候家长的责任是什么?第一,他负责孩子的安全,他是孩子的监护人,第二,他是教给孩子自警自救这些技能的最早的老师,在安全方面,爸爸妈妈就应该是最早且最好的老师。
作为家长来说,首先自己要有警惕性,自己要掌握防范的措施,比如说我今天带着孩子上学,突然看到学校门口扎了堆,我不往堆里去。比如带着孩子参加庙会,我一看到人很多,容易产生踩踏或者突发事件,调头就走,孩子哭也没用。待会儿真的踩死人了,真的出现了意外事件,你们家的孩子得救了,说明爸爸有了防范意识。比如我曾经说过,爸爸带孩子到电影院,第一件事应该找的是什么?不是找小卖部,不是找厕所,而应该想想如果待会儿一着火从哪个门走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普及平安童谣和平安童话的问题,比如说小白兔、大灰狼、胡萝卜就这三个角色,睡觉以前能不能给3岁的孩子讲一讲这个问题。从前有个小白兔,遇到了狼外婆,狼外婆化装得很好,狼外婆给小白兔一个胡萝卜,小白兔刚要吃,一抬头一看,露出了狼外婆的尾巴。你这个故事又不伤孩子,又能哄孩子睡觉,而且能教孩子一些防范的措施。
比如,由于劫持案件大多从与陌生人说话开始,因此,平时家长们在闲暇的时候,比如在公园里玩时,可以和孩子演习,养成良好习惯。
童谣一:
一个人,上学校,
问我什么不知道。
低下头,快点走,
追上前边小朋友。
我们说,要教给孩子们不和陌生人说话。别人谁要是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呀?你就低头不说话,就走。但是不和陌生人说话,人家说这孩子没礼貌。所以我们现在又提出来叫做:礼貌地说“不”。比如说要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如果没礼貌,那孩子可能就说:“我跟你说有什么用。”这样不好。我们就见到一个胖男孩这样回答:“对不起,我爸还没给我起名呢,他很忙。”他很幽默。
那要是觉得身边的陌生人有问题,怎么办?
童谣二:
身后有人很可疑,
走到马路对面去。
要是他又跟过来,
拔腿就跑莫迟疑。
如果看见有陌生人跟着自己,就可以先到马路对面去,要是还跟着过来,说明确实就是盯上自己了,这时候就一定要记得拔腿就跑,而且得往人多的地方跑,能够跑到自己熟悉的人身边就最好了。
童谣三:
学校不是安全岛,
大灰狼要细查找。
安全距离十五米,
发现危险拔腿跑。
学校与周边地区是侵害孩子的高发区域。
告诉孩子安全距离。天黑人少时要与人保持15~30米距离,平时也要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同时尽量靠近父母和老师。
那如果在校门口遇到歹徒怎么办?
童谣四:
上学放学别扎堆(儿),
送进校门再转身,
遇到歹徒转身跑,
跑到老师身后好。
四句话,解释一下,上学、放学的时候,作为家长来说要有心防,学校门口聚集着好多人的时候,往远处走一走。歹徒是什么心理呢?他是随机的报复社会,人越多,他才下手,你脱离开这个扎堆,你就相对安全一点。
第二句话“送进校门再转身”,现在家长有一个口头语,叫“手递手”,就跟玩古董递瓷瓶子似的,递到你手里的时候,你拿好了没有?拿好了,那我松手了,这是玩古玩的规矩。孩子可比古玩金贵多了,对吧,那么孩子应该怎么呢?送到学校门口跟老师说,老师您看,这是我们家王小虎,现在送到您手里了,您看好了没有?看好了我再走。很多案件都是孩子送到学校门口了,家长看着突然出事了。手递手,了就把危险的机率降到最低了。
第三句“遇到歹徒转身跑”,为什么叫转身跑呢?现在我们孩子他不会转身跑,他是迎着歹徒跑。最近发生的案件很多都是,这个孩子结果冲进歹徒的怀里。孩子慌不择路了,所以这句话爸爸妈妈跟孩子说,“遇到歹徒转身跑”,你掉个个儿再跑,不能迎着跑,这叫操作性的技能。
最后一句话,“跑向老师和警卫”,往哪儿跑呢?哪儿有老师你往哪儿跑,哪儿有警卫,你往哪儿跑,不能乱跑。如果早在半年以前,教材里如果有这四句话的话,悲剧就会降低到最低点。所以一定要把这些知识编出来,迅速地教给孩子们,这几句话就能救命,学校安全比天大,孩子安全比天大。
最后,孩子自己也要注意自助自救。
童谣五:
坏蛋来了我不怕,
人人都是小警察。
敢骗坏人敢快跑,
不与陌生人说话。
这四句话很平,但里面隐藏的内容很深。
现在很多孩子都不会跑,不会骗,我称之为孩子的“两不会”。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在做教育学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曾经调查过5800个孩子,问孩子们遇到坏蛋可不可以骗?绝大部分孩子说不能骗,为什么呢?老师说骗人不对,要诚实。第二个是不会跑,你看这几起案件都存在一个问题,孩子不敢跑,也跑不动,不会转身跑,反而迎着犯罪分子跑,这就是属于技能的范畴。
最后再强调一下,每一项技能都要给孩子反复地讲。预案不应该成为放在案头的文件,而应该成为每个人都会的自救自护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