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领导者英明比精明更重要


  有個學子這樣問我:

  

  我在学校是学生会的主席,刚上任了一个学期,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前任的管理不善导致了我上任后,很多事情难以进行,学生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我之前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例如重新制定新的规章制度、任命新的部门部长,但工作效率就是提不上去,仿佛每个人都没有把自己的工作放在心上,我很是苦恼。

  我读大学的时候当过学生会的核心干部管着学生会的宣传部、公关部、学生会电台和校报,读MBA的时候当班长。我自己的感觉是:

  在学期间的管理锻炼更多的是人性管理的尝试,所有制度和规章都是多余的!工作效率低下和制度没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向心力和价值观不得到统一和认同,无法形成聚合力。因此这个中的症结关键不在于管理,而在于经营。你首先要自己思考:学生会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还要发动大家来思考这个关键的问题,这是你们的核心目标,没有了核心目标,做什么都是错的。除了这个核心目标的大讨论之外,你们还要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商讨和确立,光有战略是没有用的,主要还在怎样去组织落实战术的步骤,我不知道你现在几年级,大学一般四年,估计你们这一届学生会也就两年任期,那么短短两年内什么才是重要和关键工作一定要让家充分讨论形成共识,一致行动,然后你作为核心灵魂领导则无需事必躬亲,充分授权给下面的助手,并知人善任,让他们毛遂自荐自告奋勇的担当起具体的执行事务工作,但却要保障不能影响他们的学业,毕竟你们的主业是学习,不是管理和做活动!学生会的体验仅仅是让你们更早的接触社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是一种历练,因此没有工资!在毛遂自荐的基础上你要根据他们的性格特征进行组阁,每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必须配备一个副手,因为这毕竟不是公司,靠的是大家挤出自己的时间来保证工作的完成,只要长机没有僚机是不行的。进行组阁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平均分摊各院系的积极分子进入内阁,不能偏重一两个院系或班级,那是小团伙的做法和作派,要不得!同时各部分的副手尽量选择刚进来的新生,他们冲劲十足,是具体的操办事务者,也可以跟着学长学习一些东西,同时又让学长有当师傅的感觉、责任和义务,一箭三雕的多赢局面就能撑开。除了基本的内阁以外,要部署组织内阁扩大会议,将各院系的学生分会或团支部的领导或骨干纳入到内阁扩大会议里头,形成三级渗透,从学生会核心到内阁到院系,有条件的话将学生会骨干成员扎到各班级里头,保证每个班级里头有百分之五左右的有生力量或潜伏隐形干部,对推动学生会的全面工作将大有裨益。当然,还有一个最关键重要的工作和原则要处理:就是,你自己作为学生会的主席和领导者必须加入到学校团委的班子里头,要直接接受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有条件要学生会的核心干部一半左右参加到学校团委班子里头,形成团委和学生会同心协力,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展学生工作,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开外学习以及社会历练,一方面协助学校和院系加强教学辅助和学以致用的渠道拓展等等。

  最后,我建议将核心工作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提升和改善关注上,学生会的经营就是处处为学生着想,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做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做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我认为任何一个组织最为关键的核心是经营不是管理,如果经营得法,管理是水到渠成,就像企业,经营得法利润保障,自然才能谈管理!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因此不是制度和规章的问题,是你作为一名CEO怎样去用你自己的个人魅力影响启发大家,让大家去干好每一件事,要相信大家都比你聪明能干,你只是一块抹布,干那些大家不愿意干的事情就好!因此,物色一个或两个能干的副手显得非常关键,你给方向他们放手让他们干吧,有过你来背就是!我当年参加MBA学习当班长就是这样的,全靠我的副班长和班委内阁做事情,我只是一个精神领袖罢了,但是我们的班级到现在依然得到大学的院校领导首肯和惦记,这就是我和我的班委内阁的集体自豪!

  大致这样吧,希望对你有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聋不哑不当家!一个组织或企业更需要的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而不是一个精明的领导。我们一起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