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风云(三) 第九章 (15)希特勒自杀了吗?


 

           抗日风云()

          希特勒自杀 日本投降

                     王先金 编著

 

第九章  攻克柏林 希特勒自杀 (15)

 

                        希特勒自杀了吗?

 

    希特勒果真是在苏联红军攻克柏林之时自杀在地下室吗?关于希特勒未死的传言是纳粹残余分子一厢情愿,还是确有其事?这个问题在战后很长时间里一直困扰着德国、盟国,甚至普通人。

    其实,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这一天,希特勒和情妇爱娃自杀,希特勒的卫兵、司机贴身随从亲眼目睹了希特勒自杀全过程,亲手焚烧并埋葬希特勒的尸体。苏军攻克柏林时,两人被俘,向苏军交代了希特勒自杀的细节。俄特工部门在21世纪初,透露了两人在军事法庭上的供词。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一位牙医专家索格涅斯证实,苏军发现的希特勒遗骸牙齿与1943年希特勒通过X光拍下的牙齿照片完全一致。

    1970年初,克格勃在东德马格德堡市实施了一项绝密计划:再次焚烧希特勒遗骸,然后将骨灰顺风扬弃。

    希特勒之死所以成为一个谜团,主要是因为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们不希望随着的死亡,法西斯主义也被埋葬。因此,希特勒遗骸的埋葬地也就成了一个意识形态和政治问题。

 

 

                     希特勒家族的秘密

 

    一、希特勒的母亲克拉拉(1860-1907):

    克拉拉的母亲本姓许特勒(注:许特勒、希德勒、希特勒是德文同一姓氏的不同拼音)。她和希特勒的父亲先后生育过6个孩子,只有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即阿道夫和葆拉,其余子女均死于产褥期或被白喉夺去生命。

    二、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1837-1903):

    希特勒的父亲是约翰.许特勒之子,本承母姓度克尔格鲁贝。他结过三次婚,阿道夫.希特勒诞生于他最后一场婚姻。这位哈布斯堡王朝的海关官员经常酗酒,对家人蛮横粗暴。

    三、希特勒的妹妹葆拉(1896-1960):

    父亲阿洛伊斯死后,哥哥阿道夫接替父亲扮演起家中暴君的角色。她与同父异母的哥哥阿洛伊斯和母亲不得不忍受阿道夫长达几个小时的训斥。              希特勒爱上他的外甥女

    葆拉对哥哥逆来顺受。希特勒命令她必须改姓沃尔夫以掩盖身份。后来葆拉爱上了安乐死医生埃尔温.耶克柳斯,此人曾主持了对近4000名残疾人的屠杀。希特勒阻止了两人的结合,据说他根本不希望妹妹结婚。

    战争快结束之产前,阿道夫.希特勒意识到败局已定,末日即将降临,他把妹妹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葆拉后来躲藏在海拔1070米的一处山区农家住宅里。美国人发现了葆拉,审讯了她好几次,但他们没有查出葆拉个人有什么罪行。

四、希特勒同父异母哥哥阿洛伊斯(1882-1956):

    阿洛伊斯与父亲同名。他是酒店招待,后来在柏林经营一家酒店。战后他当过帮工。他回忆儿时家庭生活时写道:“父亲的高声咒骂伴随着阿道夫的吼叫声。阿道夫每挨一下打,母亲就随之颤抖,然后用身体保护被倒在地的儿子。”

    五、希特勒的外甥女格莉.劳巴尔(1908-1931):

    格莉是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姐姐安格拉和女儿,后来成了希特勒的情人。她在希特勒慕尼黑的寓所中饮弹自杀。据猜测自杀动机是失恋。她死亡详情至今不明。

    六、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哥哥阿洛伊斯的亲属:

    战后,阿洛伊斯和家族的远亲一起搬到了汉堡的一所住宅里,并改姓“希勒”。目前,希特勒的三个侄孙居住在纽约附近,而第四个侄孙已死于车祸。这些希特勒家族的最后成员已盟誓不再生育后代。

    希特勒家族的族谱证明,近亲结婚已成为家族规律。希特勒的祖父内波穆克.许特勒(18071888),祖母约翰娜.许特勒(18301906),他们分别是马丁.希德勒(17621829)的儿子和孙女。希特勒的母亲则是他父亲的外甥女。最后,希特勒又爱上了自己的外甥女格莉.劳巴尔。

    希特勒在世的时候就有传闻,他不愿结婚,是因为他害怕生出因家族近亲结婚而有先天缺陷的孩子。

 

 

                  二战中的真实丘吉尔

 

                         要求处死希特勒

丘 吉 尔

    从1942年到1945年,英国内阁一直在讨论如果逮捕了德国纳粹,应该如何处置。

    英国1942年12月一份内阁会议记录记载,丘吉尔当时主张“如果希特勒落到我们手中,我们肯定应该处死他”。时任英国内阁大臣诺曼.布鲁克爵士写下丘吉尔的原话,“这个人(希特勒)就是邪恶之源。”                                                       

    丘吉尔当时提议,英国应参与磋商如何处置包括盖世太保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在内的纳粹战犯,接着说“干掉他”。然而,时任英国战争大臣彼得.格里格认为,希姆莱虽然参加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管理,但还够不上战争罪。丘吉尔反驳道:“不要狡辩!就集中营内的一些人看来,他(希姆莱)应该被立即枪毙。”

 

 

                          准备逮捕戴高乐

 

    最近解密的档案还显示,虽然丘吉尔与当时法国抵抗运动领导人夏尔.戴高乐都被各自国家视为二战时期的民族英雄,但两人之间却存在矛盾。

    1943年3月,流亡英国的戴高乐要求回法国视察“自由法国”武装部队,遭到丘吉尔拒绝。戴高乐抗议说,自己受到的待遇与战俘无异。丘吉尔则回应道,必须“直截了当地”告诉这位法国人,叫他怎么做他就得怎么做,他必须留在英国。

    “如果他打算离开,比如搭乘法国驱逐舰,那么就逮捕他。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阻止他离开。”丘吉尔这样说。

    当时美国也已对戴高乐不满,暗中支持法国将军亨利.吉罗接替戴高乐。丘吉尔担心,戴高乐回到法国会破坏美国与吉罗正在进行的谈判。

 

 

                           赞成饿死甘地

 

    1942年8月,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圣雄甘地因抨击印度加入战争、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被囚禁在印度浦那市的一座宫殿里。

    英国内阁就如何处置甘地产生分歧。时任印度总督林利思戈勋爵发给英国内阁一份电报表示,如果甘地在狱中绝食,他“非常赞同让甘地饿死”。但有内阁大臣担心,甘地死在狱中会在印度引发大规模骚乱,让英国政府陷入困境。

    一贯作风强硬的丘吉尔说:“我会把他关在那里,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们因为他绝食而打算释放他,那么现在就放他好了。”

    后来,甘地虽然没有绝食,但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英国政府于1944年将他释放。

 

 

 

            附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统计数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算起至1945年,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亚、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1亿人,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物质损失超过4万亿美元。

    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的主战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死伤人数达3500万。其中死亡人数21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4万人。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苏联是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战场,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卫国战争期间,因战争死亡2700万人(21世纪初俄国普京政府宣布苏联在二战中有4600多万人牺牲),其中苏联红军牺牲866.84万人;物质损失按1941年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

2010年5月5日俄罗斯卫国战争损失统计委员会公布了新的数据:这场战争共夺走了2660万苏联人的生命,其中有近870万是军人。苏联红军与德军的阵亡比例是1.3:1。苏军二战前的总人数为482.69万人,战争期间有2957.4万人应征入伍,赶赴战场。截至1945年7月1日,登记在册的红军官兵有1139万人。

    美国共有40多万人在二战中丧生,英国有36万人(其中27万为军人)在战争中死亡。法国死亡58万人,波兰死亡600万人(大部分死于纳粹的大屠杀)。

    德国法西斯杀害了600多万犹太人和52万吉卜赛人。

    德国与其盟军死亡约600万人,其中400万是军人。意大利损失了16万余人。

    日本在中国损失了150万人,有128万人向中国投降,它在太平洋战场上损失了124.7万人。

  二战中历时最长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