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幅11.1%,为楼市深度调控打底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由5月份的环比上涨0.2%,转为6月份的环比下降0.1%,此为房价2009年3月份之后,16个月以来出现的首次环比下降,预示着密集的房地产调控已渐入佳境。

可由于调控三个月之后,商品房价格下跌仍不够明显,社会对中央调控决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怀疑,有些媒体甚至发出了房地产调控将要松动的消息。好在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面辟谣,否认调控松动,否则一方面会误导市民,诱导他们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购房,另一方面也会误导开发商,虚增与政府博弈的信心。

近期,在哈尔滨参加“2010中国市长论坛”的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再次公开表示,按照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今后仍坚决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稳定住房价格。姜伟新同时指出,“(调控)政策一旦放松,房价会强力反弹,调控政策毁于一旦,政府也会失信于民。

也就是说,此轮楼市调控,已经真正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而从姜伟新的话中,我们同时也看到了中央此轮调控的决心。

是什么让中央如此信心十足地深度调控楼市?应该和上半年经济面出现少有的好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的目标可轻松实现有关。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同比增长11.1%,CPI同比增长2.6%。有意思的是,随后已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多个省、市、自治区中,GDP增幅均超过11.1%,而且多数增幅在15%以上。可以预测,那些尚未公布上半年GDP的省、市、自治区,也不会有一家的增幅会小于11.1%。

这一奇特现象的形成,虽然不能排除部分地方政府给GDP“注水”,但更不能排除国家统计局“过于谨慎”。

从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看,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被查增了2.3万亿元,差距高达16.8%。但河南、河北、湖北、四川、山东等12个省份却有着不同程度的下调,如河南省2004年度经济总量修正为8554亿元,比原先的8815亿元下调了261亿元,一下子砍掉了GDP总额的3%。反过来看,其他地区的增幅就要调高了,有的地区甚至要大幅度调高。

也就是说,中国上半年GDP的实际增幅,肯定大于11.1%。而这样的增幅,就明显有点“热”了。

GDP增幅,由一季度的11.9%降为上半年的11.1%,“降温”效果较为明显。应该说,二季度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是功不可没。而坚定不移地深度调控楼市,不但能从政治上赢得民心,还能淘汰一部分过剩的产能,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实现。

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正是上半年11.1%的经济增长率,给下半年继续实行楼市的深度调控带来了底气。即使三、四季度GDP增速逐季减缓,哪怕四季度回落到8%左右,全年的增速也会超过9%—10%,仍远高于8%的既定目标,这也是个相当高的增长率了。因此,国家绝无可能在下半年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更不会松动房地产业的调控,而是坚持深度调控不动摇。


我的近期文章:
 
多部委否定调控松动,楼市“僵价”或被打破
空置房可供2亿人居住,是用屁股算出来的
房租暴涨,和“抑制需求”的调控政策有关

限价房,难免成“腐败房”
闲话物业税、特别房产消费税、房产税
一线城市成交量萎缩,房价普跌已可预期
绿地“日议价”,楼市“多米诺效应”已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