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应如何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XVIII


人类社会应如何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XVIII
-- 如何从理论上指导国际社会建立正确的国际货币体系(2)
 
(作者注:如引用作者的任何理论观点,务必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任何人任何媒体均可免费转载该文,但必须注明:转自杨钦松的博文并注明作者新华网址:http://yangqinsong.home.news.cn/blog/home.do) 
 
基于“等值交换”的原则,国际货币中央银行(即作者书中的‘全球货币中央银行’)应为各国统一设立一篮子的用于清算各国债权债务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商品价值的有形商品储备库及清算标准和相应程序,如黄金、白银、其它贵金属、储备的石油、储备的各种矿产等等,当任何一个国家的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未达致等值交换时,使用其一篮子的商品储备库的商品价值清偿当年的债权债务;
 
6)相应地,对于无形商品和金融商品的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各国同样应遵守“等值交换”的原则,只不过这里的“等值交换”不是“等有形商品价值的交换”,而是“等货币价值的交换”。国际货币中央银行也同样应为各国统一设立一篮子的用于清算各国此类债权债务的具有相对稳定的货币价值的金融商品储备库及清算标准和相应程序,如国债、精选的流动性好的其它各类债券及国有企业股票等等,当任何一个国家的这类商品的国际贸易未达致等值交换时,使用其一篮子的该金融商品储备库清偿当年的债权债务或双方协商同意下采用有形商品储备库清偿彼此的债权债务,因此,作者基于此提出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应遵守的原则之六是:
 
原则六:任何国家与其它各国的无形商品和金融商品交换应达致“等货币价值交换”,即:任何国家应自动实现无形商品和金融商品的进出口平衡,当产生不平衡时应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使用一篮子的金融商品储备库清偿债权债务;如产生不平衡的双方协商同意也可采用有形商品储备库清偿彼此的债权债务;
 
7)通过对外来资金能否为资金接受国带来新增价值的具体分析,作者明确反对“全球金融自由化”,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对外来资金实行有效管理,因此构建国际货币体系应遵守的原则之七是:
 
原则七:任何国家都必须对外来资金实行有效管理,欢迎能带来新增价值的投资资金的进入,禁止不能带来新增价值的投机资金的进入;
 
此外,通过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详细分析,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的汇率制度产生的根源的分析,作者已经明确指出在构建国际货币体系时应采用的汇率制度既不是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也不是目前的这种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的国内货币充当国际货币而产生的浮动汇率制,应采用作者揭示的依据货币价值定律建立的那种比较接近现行固定汇率制概念的“弹性汇率制”!
 
考虑到众多读者朋友们可能还没有阅读过作者的《货币理论》一书,不少网友也可能没有阅读过作者的前期博文‘破解困扰全球经济界的难题(III)--为什么“三元悖论”不成立?’因此,作者在本文再次简要介绍一下作者的“弹性汇率制”的汇率理论的内容。
 
根据作者揭示的货币价值定律和由此推导出的汇率理论,将汇率定义为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兑换的比率,同时将某个国家的汇率与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挂钩,因而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汇率是由国际货币中央银行和各国或经济体的国内货币中央银行共同确定!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国家不再拥有完全的由其确定其货币汇率的主权,而是只有部分主权,由国际货币中央银行和各国或经济体的国内货币中央银行共同确定其货币汇率,某国或经济体的经济对外依存度越大,其确定货币汇率的权力越小!
 
由此作者给出的某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的具体确定公式是:
                    μ= (1-δ) X + δY
其中:
μ代表某经济体的国内货币汇率;
δ代表该经济体的经济对外依存度;
X代表由一篮子的国内商品价格计算的国内货币价格M与一篮子的国际商品价
 格计算的国际货币价格iM的兑换比率;
Y代表由全球中央银行每年采用同一标准对各个国家的国内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进行测算,其测算的国内货币价格Mi与国际货币价格iM的比率。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汇率,通过上述汇率计算公式都可以得到具体准确的数值,随着一篮子的国内商品与一篮子的国际商品价格的波动,汇率也将是微幅波动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这种汇率不是现在业界所定义的那种固定汇率,也不是目前运行的这种浮动汇率。正如作者在《货币理论》一书里多处表达过的观点所描述的那样:每个国家的货币汇率都是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但又保持微幅变动的“弹性汇率”,作者称这种新的汇率制是一种“弹性汇率制”。(欲全面了解相关详情,请参阅作者的《货币理论》一书‘第八章  论“诺贝尔货币对决” 命题的不成立’)。
 
    而且,由于各国的国内货币价格相对稳定,而国际货币价格相对变化较大,因此各国家货币之间的“间接汇率”相对地比各国家的货币汇率μ更稳定(注:作者汇率理论里所称的‘间接汇率’的含义与现行汇率理论定义的‘间接汇率’是不同的),因此作者的这种“间接汇率”的计算结果事实上更接近现在汇率理论里的固定汇率的结果。所以,只要根据作者上述货币汇率的确定公式,金融界可以具体计算出凯恩斯教授和怀特博士他们主张的那种各国货币汇率--即作者汇率理论里的‘间接汇率’--稳定的客观结果。这正是作者在前面的评论文章中已经表达过“货币价值定律是各国货币汇率相对稳定的理论依据,是凯恩斯教授他们主张实行的‘固定汇率制’的理论依据”观点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作者为什么自称其定义的‘弹性汇率制’更接近目前业界定义的‘固定汇率制’的原因所在!
 
通过前文和本文总结出的构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遵守的原则和采用作者的弹性汇率制,国际社会很容易地从理论上建立起新的合理的能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提供长期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的国际货币体系!这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具体原则条款作者在评论文章中不再一一列出,对相关详情感兴趣的网友请参阅作者著《货币理论》一书第二章 “货币分际定律架构国际货币体系”。
 
行文至此,作者历时4个多月陆续发表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评论已经结束。虽然作者不敢说这18篇近5万字的系列评论文章是至今为止全球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爱好者中对其最详细和最全面的评论,但作者敢说这一系列的评论文章表达出的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评论观点或评论视角是最独特的!最让作者得意或自豪的是所有这些评论观点100%为作者的原创观点!对国际货币体系所作的这些评论和据此构建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作者揭示的货币价值定律和货币分际定律最有现实意义的和最有价值的应用!
 
由于作者是以“博文”形式而非“研究论文”形式发表这些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流露出一些感性色彩,有些文章中的用词也比较尖刻,表达的观点也嫌武断。此外,由于本职工作繁忙,作者仅能利用有限的零碎的业余时间和周末休息时间断断续续撰写出所有这些评论文章,所以各篇文章之间或者同一篇文章里的观点及逻辑联系不够紧密,所有这些不足留待作者以后将其收录到正式出版书籍时再做必要的修改。
 
在结束写作该系列评论文章之际,作者借此机会要特别感谢下列的众多朋友们:
 
新华网各位财经编辑朋友们,您们将作者的所有评论文章都挑选出来发表在财经论坛供广大网友们阅读指正,并将部分文章以置顶等的方式推荐给网友们阅读,让更多的网友能阅读到作者的评论文章,衷心地谢谢您们!
中华网各位编辑朋友们,您们将作者的所有评论文章都登出来供广大网友们阅读指正,还为其中的部分文章以加分、置顶及精选等各种方式推荐给广大网友们,让这些纯理论性文章的点击数甚至超过1万人次,衷心地谢谢您们!
价值中国网的各位编辑朋友们,您们将作者的所有评论文章都发表出来并选出其中的两篇作为专栏文章推荐给网友们阅读指正,衷心地谢谢您们!
中国金融网的各位编辑朋友们,您们将作者的所有评论文章都发表出来并推荐给网友们阅读指正,衷心地谢谢您们!
和讯网、新浪网、人民网、天涯社区、凤凰网、人大经济论坛和东方财富网等的各位编辑朋友们,您们将作者的所有评论文章都发表出来供网友们阅读指正,衷心地谢谢您们!
印尼华人论坛的坛主和编辑部的朋友们,感谢您们的信任,授予作者会员资格,给予作者自由地不需经过您们的预审就可随时发表文章的权力,衷心地谢谢您们!
此外,作者要衷心地感谢广大网友们,谢谢您们肯花费宝贵的时间阅读作者的这些纯理论性的评论文章,但愿作者的该系列评论文章让您们阅读后能感到花费那些宝贵的时间是值得的。
 
(全文完)
 
杨钦松
 
2010-7-25 写于雅加达。
 
参考文献:
 
1。杨钦松著《货币理论》,2009年8月出版,经济日报出版社
2。杨钦松博文:‘破解困扰全球经济界的难题(III)--为什么“三元悖论”不成立?’
 
附:如有对拙作感兴趣的朋友请与邢海燕先生联系,电话:010-6407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