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短炒
本文的删节版刊于2010年7月26日上海证券报《实战心得》专栏。
所谓短炒是一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说法,其含义就是一次买卖过程的时间比较短,具体到多少短也没有一定的规定,可以从一个交易日到几周甚至更多。不过从参与者的心愿来说是希望越短越好,最好是达到极限,就是一个交易日,如果允许进行T+0交易的话则目标就是当天筹码不过夜。
尽管我们找不到靠如此短炒手法的成功者,但在投资的初期,如果确实有这个短炒的能力,那么对于缩短原始财富的积累周期是非常有效的。我也曾经在相关的书中提到过,如果一个投资者希望在相对年轻的时候就获取财务自由,那么积累原始资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短线。当然,要把短炒真正做好是相当困难的,需要投资者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现在我们就来分析短炒的合理方法。
我们在理性的分析短炒时不得不把一种另类的投资者排除在外,这类投资者的投资秘诀就是消息。在这个市场中有不少人是靠消息进行投资的,这其实不能算投资。如果获利了,那就相当于别人送钱给你。不过一个投资者是不可能永远靠消息生存下去的,在我的周围,以前就存在一个完全靠消息把自己从普通的编辑武装到几百万的人,不过早已将获利返还市场并从市场上消失。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消息的来源和消息对市场的影响。比如某上市公司正好有好消息而我们又恰好有一个内线,于是买进获利。如果以后这家公司再没有什么好消息了,那么这个内线就毫无作用,或者这个内线离开公司了,那么消息的来源也就断了。有时候同样一个消息对于市场的影响并不一样,比如送股,有时候是好但有时会是坏。再比如说一些主力的消息,实际上主力临时变卦的很多,而我们的内线并不总是主力的决策者,所以一旦变卦我们还蒙在鼓里,这是消息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资金量的大小,如果资金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再博消息的话至少在操作上会有相当的难度。
真正的短炒是应该抛弃所谓的内线消息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讨论的合理方法排除内线消息。
短炒的对象一定是有主力介入的,而主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期运作的主力。这类主力运作的背景是公司有成长性的期望而且估值有优势,不过这种类型的个股并不适合短炒。真正适合短炒的一般是由过江龙性质的游资作为主力介入的,这是另一类型的主力,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以游资为目标的短炒方法。
短炒的可以分为找题材、选股票、定策略的三部曲,下面我们具体来实施这三部曲。
首先是找题材。游资介入的个股一定是有当前市场所热捧的题材的,唯有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市场买单,因此我们的第一步也是要寻找题材。
寻找题材并不是从个股中去寻找,如果这样做的话往往已经是事后诸葛亮了,因为游资炒作的时间很短,等到市场普遍已经接受被炒热的题材的时候游资多数已经在考虑撤退甚至已经撤退了。所以我们要做到尽可能的与游资同时发现题材,这样才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合理的做法是在当天收盘以后关注基本面上的消息,比如新闻、公告、海外市场等等所有一些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的消息,尽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消息中的一种,不过这是公开的消息。
尽管这类消息每天都会很多,但只要我们坚持观察就会逐步做到心中有底,就是说哪一些消息会成为市场的题材而哪一些不会,对于其中会影响市场的消息我们作为当天攻坚的堡垒。不过我们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一旦出现多个重要消息时一定要舍得放弃,我们只有对付一个消息的能力。
现在我们要走第二步,就是找股票。由于这类消息通常涉及较多的上市公司,所以我们只能将有关的个股全部罗列出来,在软件中放入自己设定的观察股类别。但在操作中我们不可能同时参与这么多的个股,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中筛选出重点个股,其依据涉及流通市值、与消息的依赖度、与大盘的相对走势、交易的活跃度等等各个方面,最后剩下的个股数量应该不超过三家。接着就是最后一步,制定操作策略。
所谓操作策略就是具体的买卖实施方案,比如触发买卖信号,具体的买卖价位,相应的买卖数量等等。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当游资开始炒作这个题材时我们能够快速跟进,因此买卖信号与游资的介入有关,一旦在我们重点观察的个股中发现游资开始参与则通常会促发买进信号,以便我们能够尽可能赶上游资启动的短线行情。
当我们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以后时间应该已经到了第二天,在小睡片刻后我们就将进入临战状态。
显然,这种炒作方式是非常辛苦的,不过由于持有筹码的时间很短,所以很多时候会空仓,在此期间如果没有非常爆棚的消息也是可以选择休息的,这样能做到劳逸结合。(潘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