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脖是个圈 人多不傻钱多速来
挨踢客/文
去年围脖测试的时候,我上去吆喝了两声,之后再没有声迹。今年所有围脖都挂上了一个品牌——beta的时候,我又开始迷上了围脖。在家的时候开着围脖,不断刷新看有没有评论,看有没有人@我。出门的时候,用手机不断的发围脖,记录我的生活瞬间。
当beta在每个围脖挂上去的时候,网友不得不佩服cnbeta的远见。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围脖是个圈。我赋予了这句话很多层意思,我自己也没办法一一解释。一是围脖这个圈,被圈起来了。二是围脖这个圈,大家互相圈。三是围脖这个圈,大家随便圈。四是围脖这个圈,谁都可以来圈。一层层的意思解剖下来,其实就是三个。人。名。钱。
上围脖的人不外乎三种目的。第一就是认识人,这是一个交际圈。第二种就是为名,这是一个名人圈。第三种就是赚钱,这是一个财富圈。圈来圈去,都是围绕这三个字打圈圈。这是我们用户。对于平台运营者来说,也不外乎这三种原因。首先就是要圈到人,其次就是圈到名,最后当然还是要圈钱。现在,虽然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圈钱。
围脖上的人很多,有名的人几十万粉丝不为过,当然不排除僵死的存在。好歹算下来,几万的粉丝总该有吧?这些粉丝是啥呢?是人。也是名。更是钱。圈到这些人,就能给你圈来名,当然也有办法圈来钱。如果不能圈来钱,那些艺人会用围脖吗?我看不是很靠谱。他们来围脖,无非就是拉人气,然后赚名气,再就是实实在在的捞金。不要以为蔡文胜的礼物白送,他也是在圈人,圈名,圈钱。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平台运营者也是如此。给我们提供一个平台,当然首先要圈来人。圈来人之后,就会有了名。有人有名未必就有钱。韩寒有名吧?不亚于四娘吧?可一年赚不过四娘10%。这就是人和名的利益转换。能够把人和名转换成实实在在的钱,并不代表他有多么的聪明,只能说他更加的商业化。难道韩寒就比四娘傻吗?只是追求不一样。
但,围脖的追求都一样,谁都希望未来圈钱。可围脖这个圈,人是很多,名是很大,可钱好圈吗?我想目前还是不好圈。围脖上的人,不傻,个个都猴精。要想从他们手中掏钱,我看希望不是很大。那就得从外围入手。打个比方,你企业要来,你得认证吧?好。认证我收你钱。认证可以分等级吧?我给你来个三六九等。按等级交钱。你不交也可以,人家不相信你,你没被认证,谁知道你真真假假啊!
为了让大家都信任,企业这个帐号花不花钱呢?当然得花钱。要多少,咱就给了。就像某些协会下面的子子孙孙协会,没事就整点认证啥的,收企业一点小钱。企业这钱从哪里来呢?当然得想办法嘛!上面从我这里抠钱,我当然得想点法子从别人那里抠钱,咱心安理得得很。这就是我20年目睹之怪象。
那些担心围脖不赚钱的,我认为不大可不必担心,只要你能够保持人气,保持名气,赚不到钱那就是你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