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事儿


事情的几种分类:

 

一类事,既是你喜欢的,又能够带来持续效力的。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带来持续效力”。

 

有些事情,你做一次,只能实现一次效力,比如说,打扫一次房间,吃一次饭,睡一次觉,或者组织一次活动。你做的这一次事件是无法代替下一次所做的事件。

 

什么事件能够“带来持续效力”呢?

 

比如文字,孔老夫子现在还在影响我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就因为他的弟子们把孔夫子的话都变成文字了;相比较之下,演讲,如果没有视频的支持,持续效力就弱于文字。

 

回到主题:一类事,既是你喜欢的,又能够带来持续效力的。如果你幸运地遇到此类事,那真是烧了高香。

 

谁是烧了高香,撞到此类事的人?

 

马化腾、乔布斯。他们所喜爱的产品研发,全部都是可以带来持续、甚至永久效力的事情。

 

哪些事情是可以带来持续效力的?

 

答曰:(互联网)产品、文字、价值观、哲学、社区和企业文化、组织的基因、生态系统、管理流程

 

 

 

二类事

你不喜欢,但是能够带来持续效力的。

 

此类事,你要拜托一位仁兄,成为“流程”,通过流程,经过简化、变成一件可以简单操作,不仅你自己可以遵循,还可以福及他人。在流程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也能为组织带来持续不断的价值。

 

三类事

你喜欢,但是不能带来持续效力的

 

我们的生命中,不能万事皆以持续效力,或以结果作为唯一定度之法则,否则生命将极为无趣。现代企业之无趣之处,就是将“结果导向”奉为金科玉律,从而剥夺了许多人的乐趣。

 

这类事情,应该还是不少,例如登山、例如远游,例如和朋友聊天儿,还有许多。

 

所以,不管事情结果和效力如何,只要喜欢,还是要做。

 

四类事

你既不喜欢,也不能带来持续效力的

 

在大规模合作的企业、组织里,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一个人性化的组织里,这类事件的比例,应该越低越好,也应该不断降低其比例。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幸运在于,我们还有机会让程序去处理。

 

作为个人来讲,我想,总会遇到这样的事件,所以,放宽心态,积极面对,还是我们必要的应对策略吧。当然,通过“流程”来实现,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吧。

 

如果把这四类事儿想明白,找对策略,你还会那么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