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之我见


    朋友和同学经常会很善意的告诉我,不要轻易地相信任何陌生人。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相信别人可以降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昨天读茅于轼老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从里面得到了证实。降低了交易成本就可以提高社会的效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在这里我建议:希望每一个人,特别是爱国的中国人,大家积极的去信守承诺,勇敢的负起责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降低我们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使我们的国家更好更快的发展。

    随着对经济学理解的不断加深,我忽然发现,这些个城管赶走小摊贩也属于违背自由市场经济,降低经济效率的行为,这个观察也在茅老的书里得到了证实。这就是很有意思了,我们国家辛辛苦苦的打开了国门,为的是什么啊?不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吗?不是为了民富国强吗?现在城管为了城市的好看,置百姓的生存于不顾,置经济发展于不顾,赶走小摊小贩,真是应该被谴责、被批判!如果真的是因为摆摊影响了市容,可以引导他们,规范他们啊,不要动不动一棒打死,好不好?

    我们搞市场经济搞了多少年了,连我这个业余学习经济学的人都知道这些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了三十年了还不明白呢?现在的企业,现在的社会分工,都已经逐渐的进入了专业化、精细化的运转之中了,可为什么政府做起事来,这么愚昧而粗糙呢?

    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我都能够理解,作为一个管理者,特别是政府高官,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因为领导者稍微的疏忽都会在具体事情的分解和执行上出现放大的误差和偏差,最后导致的就是老百姓的悲剧。比如,《物权法》出台的时候,法律专家知道它和《拆迁条例》有冲突,为什么?又是谁?阻挠了当时修改或者废除《拆迁条例》的呢?非要等到老百姓死上几个几十个,上百个才会下决心修改或者废除吗?

    我们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那么希望政府能多用些懂经济的人来管理我们这个社会吧,至少还有七十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