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剪辑----戴着镣铐的舞蹈


又是短平快的救火项目,又是5天剪辑一个专题片,当然,又是在客户的掌声中一次通过。笔者将专题片剪辑的经验总结为HKSTS 法则

 

一、不要抱怨素材少素材差,而要欣喜发挥的空间(happy 法则)。

既然是剪辑,素材少素材差是必然而且正常的,如果所有素材都如你所愿,那么全天下搞拍摄的同行喝西北风去?资深品牌营销专家陈轩认为:考虑到时间和成本,企业依据以往的素材而剪辑专题片,不失机动灵活经济有效。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否从企业和受众的视界出发而对专题片进行逆向设计?如何对既有素材进行全面解析而重新编排和创意?专题片剪辑实质上是戴着脚镣的舞蹈,我们的目标是将沉重的镣铐变成伴奏的鼓点。

二、不要拘泥于风格结构,而要提炼并锁定主题信息(keyword 法则)。

一支有力量的专题片只能传递一个主题信息:招商片传递发财机不可失、企业片传递天时地利人和、产品片传递独一无二、公益片传递舍我其谁?因此,能否提炼并锁定专题片的主题信息是剪辑成败的关键。专题片永远是内容决定形式,主题信息决定风格结构。在此次任务中,我们首先提炼出学生因理想而奋进、企业因公益而伟大的主题信息,并紧扣其进行创作,由此信息而决定了专题片必然是激昂上进的风格调性,而结构则以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为主结构,中间嵌套以时间为序列的企业发展历程和以重要性进行排序的企业荣誉两个子结构。

三、不要堆积无关意象,而要虚实结合、纯粹饱满(simply 法则)。

在内部审核初稿时,笔者发现专题片中充斥了大多无关元素:如大金龙、鲜花、老鹰等,搞得整部片子花里胡哨,不仅打乱了原先设定的灵动流畅的剪辑节奏,更冲淡了片子的核心主题。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也,虚实结合、计白当黑,于无声处皆成妙境,才是专题片剪辑的真正的功底。最终,我们果断删除了剪辑师费心制作的大金龙3D特效,删光了花朵动画和领导的照片,而以展翅雄鹰作为串联结构的暗线,从而使整部片子达到于流行中见纯粹、与纯粹中见流行的企业形象纯粹饱满的效果。

四、不要萝卜茄子齐上阵,而要善始慎终、宁缺勿滥(trust 法则)。

专题片剪辑一般由剪辑师、导演和平面设计师组成。剪辑师承担素材搜集、整理、删选、排序和串联等核心工作。导演负责主题信息的提炼和对整体风格的把控;平面设计师负责处理图片5个人即可。笔者参与过最夸张的一次是9个人负责一个片子的剪辑,最后那片子简直奇烂无比,谁看了谁想杀人!可见人海战术不顶用,胡乱指挥终倒霉。你想想,如果专门派两个人去挑选素材,那么剪辑师肯定会疯掉,为什么?不对路嘛,炒菜的人才会选菜。如果让导演盯着剪辑师的一举一动,导演会疯掉,导演不懂技术嘛!一句话:尊重大家的空间、尊重大家的时间、事情本来很简单,要的是精兵强将、要的是多多理解,不要狗熊掐架乱成一团。

五、不要光讲技术,而要思考策略(strategy 法则)。

决定好电影的因素只有两个:好剧本+好导演,而肯定不是好摄像机。在技术同质化且软件傻瓜化的今天,策划和创意才是服务客户征服市场的终极武器。从这一点出发,企业家要有市场导向和受众导向的意识,而剪辑师也要与时俱进、跑赢软件,多一些营销素养。

陈轩先生,资深品牌营销专家、借势营销理论创始人、知名营销策划公司/执行董事、多家权威营销媒体/特约专家、专注于品牌定位/精准传播/销售促进等领域。

 

曾服务过(部分):云南白药集团/美国上市公司永业集团/橡果国际/山东泰山体育产业集团/重庆茶业集团/同仁堂集团/北京新青年餐厅集团等近百家著名企业和品牌。

 

陈轩先生是集一线实战与专业经济学理论训练于一身的、中国新一代策划人的代表。曾在联邦快递中国总部、同仁堂集团、亚都家电集团等负责营销管理工作,创造了单月销量提升38%,七天销量破300万的成绩;进入策划界后,陈轩先生更充分发挥国际化视野、系统化思维、实战化经验等能力,带领团队帮助数百家企业创造一个又一个营销奇迹:在辅助某集团公司招商时,在没有任何空中投放的情况下,帮助企业一个月完成一个省的招商任务;在为北京某老字号企业提供广告拍摄时,更加其低成本高效益创造价值的策划理念发挥极致,一天完成脚本、十四天完成拍摄,为企业节省资金近百万元。获得企业的极大好评;在帮助东北某企业营销策划时,使其不到一年销量翻了六番。堪称行业奇迹。

 

陈轩先生撰写的《营销策划人的三宗罪》、《二十一世纪最贵的不是人才》、《还谁能保住丰田的命根子》等文章在行业内外广受关注。电话:13810535752EMAIL:[email protected]QQ:297241736;博客:http://blog.sina.com.cn/vincentchen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