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担心热钱效应


无需担心热钱效应

619日,央行宣布恢复弹性的汇率机制,人民币重启升值之路。7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收盘微升,并连续第二日创下20057月汇改以来的新高。令市场颇为惊讶的是,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高达0.66%。

人民币大幅走高表明市场各方资金正在积极买入人民币,卖出美元。不难推测,各路资金一定包括以购置房产或者以房地产开发为目的的外海热钱,这也加剧了人们对海外热钱推高楼市价格稀释近期调控效果的担忧。

然而,让我们颇感疑惑的是,数据显示,5月新增外汇占款仅为1315.64亿元,环比大降54%,而5月份的外汇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约为1860亿元,这意味着外汇外流约500亿元。面对人民币升值,热钱不仅没有进来,反而在流出。

也许是数据有些滞后。汇改发生在6月份,而我们现在所能引证的只能是5月份的数据。

但另外一些数据却在告诉我们另外一些事实。海外房产中介Knight Frank数据显示,年初至3月间,伦敦10套新建住宅中,就有一套以上卖给中国内地或香港买家,为海外投资者中所占市场份额最高。这一数据恰恰佐证了5月份的外汇外流数据,以及它们大致的去向——规避国内日益收紧的房地产政策,投向高回报、低限制的海外市场。据称,在香港,五分之一的豪华住宅为内地人士购买,不仅如此,从印尼巴厘岛至迪拜的开发商也盼望分得一杯羹。

我们不能武断地人民币升值的热钱效应已经不复存在,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是有效和必要的,直接的效果就是热钱效应已经被大大降低。第一,调控降低了投机性资本对于楼市和股市上涨预期。第二,减轻了国际热钱流入国内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第三,股市楼市的下跌也蒸发了部分过度供应的人民币。第四,本次调控使我们掌握了人民币升值的主动权。以前我们是迫于国际压力而升值,现在变被动为主动,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民币走出去。

促使投资性的人民币率先走出去,这符合我们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