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芬芳】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将其合法拥有的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概括地说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
信托产品“门槛”高,一般产品均要求100万元起购,为什么却在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可能之时,仍如此红火?究其原由,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楼市、股份市前途未卜的状况下,相当多的楼市热钱要进行避险投资;另一方面,2009年,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经济金融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不仅增强了经济增长势头,还增强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资金需要跑赢“负利率”。于是,兼具收益率中等和风险中等的信托产品成了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首先,在当前弱市之中,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之高如鹤立鸡群。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信托产品表现出众,发售的信托类产品,年收益率一般在6%~7.5%,平均预期收益率则达到7.52%,比1年期存款利率高出5个百分点。即便预期年化收益率最低的信托产品,也有5%的收益率,也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出近3个百分点。在众多信托产品中,以中原信托发行的一款3年期产品——“宏业5期”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达到10.2%。而随着今年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量资金撤离市场,信托类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再次提高,达7%~9%。而同期,股市亏损连连,国债一年期收益不到3%,楼市投资受到严格政策限制,可见,信托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信托产品收益有所保障。收益与风险是对等,在全球的投资弱市中,信托收益之高,使投资者不得不对其安全性产生警觉。但是,投资者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在经过了数次的行业大整顿后,信托业变得“纯净”许多。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信托业协会中58家信托公司大多注册资金在3亿到20亿元之间,而且大股东多是些“有头有脸”的企业,资本金雄厚。相对应地,其发行的信托计划产品,一般也会选择一些资质优异、收益稳定的基础设施、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等信托计划。
事实上,在风险防范方面,信托公司在发行前每一个信托产品前,会设定多层次的屏障。大多会预先设置一定的“安全警戒线”, 产品通常要求有一些实力机构作第三方担保,另有一些贷款方还会有一定实力的抵押物或债权,如房地产类信托会增设地产、房产做抵押。可以说,信托产品在安全性上比一般的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要高出一头。而在投资过程中,信托公司不断监控、跟踪信托资金动向,可最大程度地规避投资风险。综合而言,信托产品不仅收益远高于同期存款,并有层层设置的“防火墙”作保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