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平米空置房很雷人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66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540万套住宅电表连续6个月读数为零,这些空置房足以供2亿人居住。有人由此得出结论,中国楼市泡沫大的惊人。

  

  如果此数据属实,那么笔者也想相信中国楼市的泡沫够大的,不过有一点却难以置信——如此大的泡沫居然能够撑到今天还未破!说实在,我非常怀疑此数据的真实性,当然近日又有记者就此向国家电网公司求证,答复是没有公布过此类数据。暂且不谈消息是否确凿,单论6540万套吧。

  

  按国家统计公报,2009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如果空置房的面积足够住2亿人,也即可以解决32%的城镇人口的住房问题。2009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29平米左右,则全国城镇存量住宅总面积为180亿平米;若按套均100平米计算,则6540万套住宅的建筑面积为65亿平米,这就意味着当前我国城镇住宅空置率高达36%。

  

  国际上,住房空置率一般不会超5%,超过10%就属于比较严重的失调了。当然,发达国家住房投资投机比重明显低于我国。近几年楼市火爆,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中确实存在较为显著的空置现象,比如羊城晚报记者在4月9日至6月5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对广州近三千套存量住宅进行监测统计后得出:广州存量住房空置率高达20.24%。

  

  一线城市住房空置率达20%,还有一定的可信度,但若说全国660个城市的空置率高达36%,打死我也不相信。毕竟广大中西部城市的投资投机性购房比要低于东部一线城市,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空置率?

  

  衡量房价高低与否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房价收入比、租金回报率和空置率。前二者确实说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偏高,但空置率一直无法与国际接轨。国际上的空置率一般指所有存量住宅中没有住人的房子占比,而国内并无这样的统计,国家统计局体系中的空置房是指竣工后既没有售出,也没有租出的住宅,涵盖面太小。

  

  按统计局口径的数据,我曾撰写过一个空置率的报告,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的空置率为6.34%,明显低于近15年来 11.28%的平均空置率,处于合理区间,全国空置率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高达16.64%,上海只有10%。2009年市场火爆,全国空置率必定有所下降。

  

  为了弄清楚存量住宅中的空置情况,前两年上海市曾启动了对1000个小区的调查,至今尚未有结果公布。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些切身体会,在大城市的市区,尤其是中心城区,住房空置情况并不突出。只要想出租,投资客手中的房子都能租出去,近期大城市房租上涨,除了中介操纵的原因外,也反映出市区出租房源供应偏紧。

  

  问题的关键在于,近十年来,很多城市大建卫星城、卫星镇,而这些郊区、甚至是远郊的新兴城市化地区,往往由于产业功能较差,周边就业人群不足,商业、交通、医疗、教育配套缺乏,住宅供应量庞大,或者也卖得不错,但入住率较低,房东想租也租不出去,于是就成为了“空城”、“鬼城”。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东部城市,中西部城市也颇为常见。往小处讲,这是房地产投资过度,往大处看,这是城市规划失调。

  

  总而言之,单拿住房空置率说事,2亿平米空置房实不足信。依笔者的大致感受,当前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住房空置率为20%左右,全国估计有10%左右。依此而论,我国住房空置情况远忧于发达国家,但并不能得出房价泡沫很大的结论。

  

  刊发于经济观察网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