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就明摆在哪儿,看你敢认不敢认?


错就明摆在哪儿,看你敢认不敢认?

 

近日辞世的大画家华君武,其画作与人格均令人肃然起敬。前些年他在举行个人画展的前言中,就其曾以谬误漫画参与反胡风、反右派斗争诚挚自责,并向被伤害的同志及其家属道歉。华公享有盛名,此等境界难得!

 

 自古以来,暴君如夏桀、商纣者流,狂妄自大,骄奢淫逸,杀人如麻,冤案成山。但他们一向拒谏灭口,死不认错,对臣民往死里整,对自己的丑恶则一瞒二骗三忽悠,有的顶多来个打龙袍斩黄袍作作秀,有的甚至疯狂反扑。春秋时期,晋灵公滥杀无辜,大臣赵盾和士季进宫劝谏。士季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根本不听,派人暗杀了赵盾,激起公众反抗,晋灵公被赵穿杀死。这是生活对暴君的惩罚。但,也有些明智君主在犯下大错后虚心纳谏,翻然猛醒、坦然认错,其中以汉武帝的罪己诏最为青史留名。

 

与秦始皇并称的汉武帝刘彻,在位50多年巩固和发展了封建体制。他派卫青、霍去病远征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封建王朝的鼎盛局面。然而,其奢侈腐化日益滋长,晚年更大兴土木,巡游成癖,挥霍无度,连年征战,怨声载道,危机四伏,就在又将陷入动乱之际,负责屯田事务的都尉桑弘羊等人上书披肝沥胆、沉痛进言,汉武帝接受忠臣谏言,悬崖勒马,调整政策。《资治通鉴》卷二十二记载他回到长安后,公开向全国发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对自己所作所为悔恨自责: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从此他将政策重点转变到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民力,凡是伤害百姓或铺张浪费的事,一概不做。这些改革挽救了危局,使汉朝没有重蹈秦末的覆辙。

 

 古往今来,在重大历史问题上,一些关键权威人士打破僵化思维,放下身段承认错误,往往会成为震撼世界、化解死结的历史亮点。197012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突然跪倒在华沙犹太人墓前流泪悔罪;1990413日,在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莫斯科时,苏联正式承认对卡廷惨案负全部责任。这些真诚道歉并没有降低他们的威信。人们说:他还有良心!这是万金难求的评价。

 

 清末民初有些名人、高官,亦不乏此举。大学者梁启超早年是维新派,后来成了保皇派,晚年又反袁世凯称帝,写了篇《异哉帝制》,声称不惜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宣战,断然否定自己当保皇派的过去。

 

至于我们一些革命先辈在律己纠错上,更有许多光辉范例。周恩来在遵义会议上,主动承担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指挥失误的责任,使党完成了路线转变,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胡耀邦不仅强有力地推动平反一切冤假错案,而且在一次会上向被错划为右派的同志三鞠躬致歉。这是现代政治家严于律己的表现。

 

综上所述,仅以华君武先生的艺术成就而言,别人亦不会追究既往,但大艺术家不愿良心蒙尘。毕竟,良心和人性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历史的春秋笔,绝不会埋没这些人心所向的亮点。

 

(作者:甲丁;原题:《敢于认错是亮点》;刊于《中老年时报》“春秋评论”2010-06-09